共23题,约16870字。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之不同,中西民族在哲学观念、文化传统、性格气质和审美心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反映到民族的艺术性格上也有许多不同。这种不同在各种艺术中都有表现,建筑艺术也不例外。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中国建筑艺术也散发着中华大地特有的泥土芳香,显示了与西方不同的风貌性格。
西方的建筑重在坦率地呈现人心中的激情,把内心的狂热、幻想和茫然,都化成实在的视觉形象:超人的巨大尺度、强烈的空间对比、神秘的光影变幻、出人意表的体形、飞扬跋扈的动势、骚动不安的气氛。这些在埃及神庙、拜占庭尤其是哥特或巴洛克教堂以至现代教堂中,都可以找到大量例证。中国的建筑则与此相反,并不注重表现人心中的狂热,而是重在“再现”精神的宁静与平和。
从艺术角度而言,中国建筑的美就隐蓄在“群”的内部,需要周览全局才能一一呈现。它鄙视一目了然,不屑于急于求成,因而也更加含蓄温文,更为内在。即就建筑单体美而言,中国建筑也颇不同于西方之注重外形的奇诡新巧、变化多端,而更多地存在于体、面、线、点的组合显示的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
中国建筑更具有一种“绘画”之美。群中的每一座建筑单体就像是画中的一些长短粗细浓淡不同的线,如果离开全画,这些线就失掉了意义。太和殿只有在紫禁城的庄严氛围中才有价值,祈年殿也只是在松柏浓郁的天坛环境中才有生命。群外围绕的城墙或院墙则是画框。城楼、角楼或院门,则是画框上的重点装饰。“画框”里面的单体建筑内向而收敛。西方建筑则更具有一种“雕塑”之美,本身就是完然具足的,雕塑感很强,外向而放射,几乎每座不同,争奇斗胜,突显自己。中国的建筑重在创造一种群体的内在意境之美,比较含蓄,更多潜化之道;西方则重在创造单体建筑的外在形体之美,比较张扬,更多震撼之力。
就建筑和群外的自然而言,中国建筑不强调突出自己,所以尽管在围墙内部各建筑势态干戈相向,群外却趋于平静,故深山之古寺应曰“藏”,而不会筑成欧洲的城堡。中国建筑主动地把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另一方式对自身的肯定;寺既藏于深山,寺也就成了深山的一部分,“托体同山阿”,更加辽阔,更加不朽。
西方建筑则不然,它借助于墙和屋顶,造成一个自足自立的存在,它是放射的,以不凡的形象高傲地鄙视自然。在欧洲城堡里常常会耸起一些高高低低的塔楼,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外张望,生怕人们忽视了它们。欧洲建筑不重视与自然的渗透调和而更看重与自然的对比,人的力量显示得更加突出。
(摘编自萧默《从中西比较见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性格》)
材料二:
在中国和西方旧石器时代,先民们为了谋求基本的生存空间而促进了住宅的营造,最初出现的住宅都是用树枝和泥土搭建而成的树枝棚和洞穴。《墨子•辞过》说:“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房屋的起源及其发展”中也说:“有些人便开始用树叶铺盖屋顶,有些人在山麓挖掘洞穴,还有一些人用泥和枝条仿照燕窝建造自己的躲避处所。”“巢居”和“穴居”的进一步发展,即中原大地上出现的干阑式建筑和
1.下列对中国建筑艺术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的美隐蓄于群体内部,单体建筑的价值依赖于整体环境,如太和殿在紫禁城氛围中才有意义。
B.中国建筑采用院落式布局,通过廊或围墙连接单体,形成主从有序的整体,体现“绘画”之美。
C.中国建筑主动与自然融合,深山古寺“藏”于山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强调“托体同山阿”的意境。
D.中国建筑单体缺乏独立性,依附于群体,其空间结构和形态需通过组群关系才能体现。
2.下列对中西方建筑院落布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院落式布局自周代形成后延续至明清,单体建筑具有完备的空间结构和形态,但需依托群体。
B.西方独立式布局注重室内空间的垂直连接,通过楼梯厅式或长廊式形成复杂的立体交通网络。
C.中国院落式布局与西方建筑初期的庭院式类似,但古罗马后西方住宅发展为独立式,完全摒弃了庭院的空间组织方式。
D.西方建筑独立式布局源于古罗马公寓式住宅,通过中庭式布局合并离散单体,追求巨大建筑体量。
3.下列对中西方建筑的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的根本差异源于民族的艺术性格上的不同,体现在哲学观念、文化传统等多个方面,而非单一因素。
B.中西住宅初期均以庭院为中心布局,但后期中国延续院落式发展,西方则转向独立式布局,追求巨大体量和内部空间序列。
C.西方建筑通过高耸的塔楼、强烈的空间对比等元素与自然形成对抗性对比,以此凸显人类力量的崇高性,如欧洲城堡的设计理念。
D.中国建筑单体造型单调,群体布局则通过主从有序的院落强化整体意境,二者共同构成建筑艺术的核心。
4.中国建筑具有“绘画”之美,而西方建筑具有“雕塑”之美,简要概括这两种美的具体表现。
5.概括中国建筑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核心思想,并分析其文化根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馆(节选)
老舍
片段一
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提着鸟笼进来,王利发向他们打招呼。他们先把鸟笼子挂好,找地方坐下。
松二爷 好像又有事儿
常四爷 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
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
二德子 (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