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8180字。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近期,我国首次基于航空冰雷达技术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可以为河西走廊各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决策、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据介绍,航空冰雷达是一种搭载在飞机上对冰川进行透视观测的雷达,通过向冰川发射低频段电磁波,例如P波段或VHF波段,接收冰川表面和冰底基岩的散射回波,经过处理和反演得到冰川厚度及储量信息。
  此次调查是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航空遥感系统”建设的新舟60遥感飞机和奖状遥感飞机,搭载航空冰雷达与三维激光雷达,在甘肃省老虎沟12号冰川、七一冰川、宁缠河3号冰川开展了冰川透视探测。
  本次调查自2024年9月至11月,共有效飞行13架次,采集原始数据5.6TB,取得了冰川表面数字高程模型(DEM)、冰川底部基岩数字高程模型(DEM)、冰川剖面图、冰川储量、冰川三维透视图及3个典型冰川储量等成果,并结合探地雷达(GPR)测量数据完成了冰川厚度准确度评价。验收专家组评价称,该项目首次实现了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复式山谷冰川冰厚测量,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摘自人民网赵竹青《我国首次采用航空冰雷达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
  材料二:
  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暖,让人们一次次地在新闻中听到“冰川”这个曾经陌生的名词。人们也愈来愈关心这些冰川的命运。有些小伙伴还会好奇,这些远在山巅之上的冰川变化是如何被观测的呢?
  物质平衡是指单位时间内冰川上以固态降水形式为主的物质收入(积累)和以冰川消融为主的物质支出(消融)的代数和。这种方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航空冰雷达技术首次实现了复式山谷冰川的冰厚测量,其成果对生态保护与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B.珠峰的绒布冰川因表碛较为发育,花杆插不进去无法应用物质平衡观测法,说明该方法仅适用于中小型的冰川。
  C.气候变暖导致低海拔植物向高海拔扩张,挤压高山植物的生存空间,而被动保护措施已不能有效应对这一威胁。
  D.不论是物质平衡观测,还是航空冰雷达技术探测,这些实践都体现了科研工作人员执着追求、不断创新的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航空冰雷达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在我国首次实现,因而此项技术称得上是我国的一项新兴科学技术。
  B.如果没有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强烈的高原反应带来的危险,那么物质平衡观测法不失为一种精确的测量方法。
  C.航空冰雷达探测与物质平衡观测互为补充,前者可解决后者在复杂冰川中布点难的问题,推动冰川诊断技术全面覆盖。
  D.材料二以冰岛为“Ok”冰川举行葬礼作结,意在警示人类如果漠视气候变暖现象,不采取积极行动,冰川将加速消亡。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在介绍物质平衡观测法的相关内容时,综合使用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B.材料二以冰川墓志铭结尾,渗透着浓郁的人文关怀;与《宇宙的边疆》介绍宇宙时充满抒情色彩写法类似。
  C.“攀爬”“鸠占鹊巢”等词语,运用比拟、比喻手法,表达了对低海拔植物上移破坏高山植物的隐忧。
  D.种质资源保存是高山植物保护的有效措施,探界者钟扬在西藏挑战极限,用行动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传统物质平衡观测方法在冰川研究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5.2025年为国际冰川保护年,材料三中提到“高山植物首当其冲面临着生境被破坏的威胁”,请结合三则材料,对冰川和高山植物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四世同堂(节选)
  老舍
  祁家的房子坐落在西城护国寺附近的“小羊圈”。因为它不像一般的北平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两个弯儿,而是颇像一个葫芦。胡同口狭窄不惹人注意,葫芦胸里有六七家人家。
  ①天很热,而全国的人心都凉了,北平陷落!
  小羊圈胡同的李四爷立在槐荫下,声音凄惨地对大家说:“预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