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980字。
湖北省新八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作为“理解中国”的一个视角,“国潮”产品以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引起国际舆论广泛关注。一些外媒认为,“国潮”之所以大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甚至带动青年群体重新定义时尚,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本土文化产业的繁荣,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内涵丰富的“组合”,其中包含了社会信心、文化认同和对自身传统的自豪感等。
何为“国潮”?通常的解释就是“国”与“潮”的叠加和交融。“国”即中国,尤其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因素;“潮”是指流行文化或消费趋势中的潮流、时尚之意。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中国制造业能力的持续释放以及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真正具有普遍意义和巨大影响的“国潮”才真正成为一股消费潮流。“国潮”也从最初狭义上的特定品牌,拓展为广义上的消费概念,即相关国货品类以及带有中国特色产品的流行,其中的文化属性和价值内涵随之增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与之相应的文化自信自强能否形成具象化的潮流,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以当下涌动的“国潮”为例,除了民族品牌的自我意识提升、消费层面的拓展开发,还需要有整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科技水平质的飞跃以及国际地位与形象的显著提升等其他诸多因素,这样才能使整个社会的文化自信意识得以唤醒和加强,并投射在“国潮”等领域。
相关研究显示,作为文化传播领域的高频词,“国潮”在过去十多年间的关注度上涨了五六倍。这契合了国家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整个社会的文化自信意识明显增强,才有群策群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局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国潮”继续涌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内涵丰厚、形式多样的“国风国潮”产品热度持续攀升,受众范围持续扩大,也对社会的文化自信提升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国潮”从当初主要存在于艺术领域的“国风”表意,发展到“国货出海、文化出海、影响力出海”等多维一体的全面布局,并日益成为文化产业与消费领域的主导性概念之一,这种演进和跨越是长期发展的结果。正所谓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国潮”延续火热势头,从经典国货焕新升级到新消费品类快速火爆,再到“中国智造”引领文化、科技蓬勃发展,其中蕴含的意义已不局限于本土潮流品牌的打造和推广,而是国家自强与文化自信的深度展现,是民族文化与科技驱动的融合创新,是中国社会涵养大国国民心态的自然流露。
摘编自王传宝《在文化自信自强中涌动成“潮”》
材料二:
随着“国潮”从主要存在于年轻群体中的一种消费现象发展成为兼具文化与经济特征的浪潮,国潮经济发展更显蓬勃之势。从汉服复兴到老字号焕新,从国货品牌崛起到文化IP出海,“国潮”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消费市场格局,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自信的一个生动缩影。国潮经济不仅在国内蓬勃发展,还通过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潮”突破最初的局限,发展成为一种消费潮流,其文化特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
B.“国潮”的演进过程直接反映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与文化影响力的扩展。
C.从“国风”表意到“国货出海、文化出海”的跨越,体现了“国潮”内涵不断发展的历程。
D.“国潮”热度持续攀升,主要得益于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
2.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潮”经济仅在国内市场火爆,尚未形成对海外市场的文化输出能力。
B.“国潮”经济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不是制造业支撑了“国潮”经济。
C.材料二关于政策支持的论述,与材料一中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政策推动的观点相契合。
D.材料一认为“国潮”产业引发了国际关注,材料二突出国际市场认可对“国潮”经济发展的作用。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的一项是( )
A.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热销,在国内外引发了一波重读经典、探寻《西游记》文化魅力的热潮。
B.优衣库推出故宫文创联名系列,在中国市场实现销量大幅增长,国际品牌成为国潮经济扩张的强劲动力。
C.《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后,广东东莞一家潮玩企业仅用10天就实现相关产品量产,以最快速度响应市场需求。
D.国产品牌“完美日记”与敦煌研究院联名推出系列彩妆产品,上市后迅速售罄,并带动相关文化IP热度攀升。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及“国潮”经济,两则材料的论述重心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5.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文化自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国潮”现象中是如何互相促进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光景
阎连科
有一方空院,很大,除了院墙的几个豁口,另外都还完整。院墙是用玉蜀黍秆苫着,日久天长,秆都枯朽,雨水在墙上挖出许多小溪。然墙又总是不塌,路过的人都说,这墙要倒了。墙却默默听着,直挺了一年又一年。
院里住了一个老人。那年给她过生日,为着老人是六十七还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