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40字。

  福建省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
  (1)社区图书馆文化墙布置,使用《论语》十二章》中“              ,_________”两句,勉励居民多读书,爱读书,享受读书,共建书香社区。
  (2)小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块块土地平整连成片,一栋栋农房旧貌换新颜,《桃花源记》描述的“            ,            ”田园景象正在变为现实。
  (3)地理课上,有老师引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
  (4)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            ”两句千古照人,他用生命为后人深刻地诠释了铁骨与大义,慷慨与壮烈。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3分)
  文章好坏,不在长短。古代不少名作,仅只二三十句,而情意无穷, ①  (qìn)人心脾。
  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共八十八字,驳成说,立己见,开合有度,层次分明,文字峭拔,言简而意赅。作议论文章,可以学习这种谨严不苟、(      )的写作态度。
  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只有十四句,情景  ②  (wǎn)然,像一首动人的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童年读过,五十年来,印象鲜明,成为心上的一朵不败的花。
  介于抒情与议论之间有刘禹锡的《陋室铭》。较苏文,只多四句,它写了陋室的景色,往来的人物,主人的意趣、情操与人格。文末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映  ③  (chèn),“孔子云:何陋之有”,借用成语结穴,戛然而止,锵然有声。
  这些文章,虽然短小,好似得来毫不费功夫,实在说来,都不是偶然轻易之作。文不在长,但求其立论明确,删空泛字句如芟蔓草;抒情文字,要做到情真句美,字已尽而味无穷。
  (摘编自臧克家《文不在长》)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2)根据下面的提示,在文中括号内填人成语。(2分)
  《辞海》对该成语释义:极言绘画不轻易用墨,亦用于形容作文、写字不轻易落笔。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结构不完整,请在恰当位置补写出所缺文字,使句子结构完整,不得改变原意。(3分)
  (4)作者倡导写短文,驳成说,立己见,这对我们开展名著阅读交流活动有借鉴意义。请根据要求写一段人物简评,分享阅读心得。(5分)
  要求:①明确评价的名著和人物;②明确所驳斥的常见观点;③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简述理由;④80字以内。
  二、阅读(69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3~5题。(7分)
  黄子陂荷花 [唐]唐彦谦
  十顷狂风撼曲尘①,缘堤照水露红新。
  世间花气皆愁绝,恰是莲香更恼②人。
  [注]①曲尘:借指柳树、柳条。②恼:撩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联系已学课文学习新诗词,开展以下三项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朗读
  3.诗歌朗读,重读某些字词可以更好地传情达意。比如杨诗第三句“无穷”一词重读,可以强化开阔感和纵深感,令人心生喜爱。朗读唐诗第四句,你认为哪个字词应重读?请说明理由。(2分)
  活动二:比较
  4.两首诗均描写荷花,但侧重点不同,请分别用两个字加以概括。(2分)
  活动三:描写
  5.“露红新”是夏日风荷图的点睛之笔,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文字加以描述。(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泛浙河而南,舍舟登陆,有地曰渔浦,土沃以亢,池园树林,硕美蕃茂,鱼稻充美,百货之所趋,行旅之所集聚,似市而不浇注,近野而不俚,故其人多优游而好文。其尤以礼让为人望者,称华氏。余自京师还,华氏之秀者曰拱辰,侍其父候于河浒,逆予至其家,馆于宾次。率其兄弟庭揖毕俯身自东阶趋退足武相蹈不越尺寸。徐与之言,长少相顾,择辞而发,恳然不烦,秩然不畔于理,皆良士也。视其室名则曰“埙篪”,而予昔之所书者。拱辰谓盍有以记之?
  (节选自宋濂《埙篪轩记》)
  [注]浇:浇薄,指社会风气不好。
  班级开展“品读古代散文,体认传统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文意理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