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10字。
写作 表达要得体
◎文化自信:提高个人的基本语言素养,提升自身文化修养。
◎语言运用:学会根据文章写作的目的、读者对象的特点、应用的场合等得体表达。能够在写作中恰当使用词语与句子,做到语言表达得体。(难点)
◎思维能力:初步了解感谢信、请假条、邀请函、倡议书及演讲稿等实用文体的特点,根据其特点选择得体的表达方式与内容。(重点)
◎审美创造:体会语言表达得体的魅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写作中,语言是否表达得体,不仅可以显示出我们写作能力的强弱,而且可以显示出我们综合素养的高低。那么,怎样做到语言得体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板书:写作 表达要得体)
二、借助事例,明确“表达得体”
1.什么是表达得体?
预设 语言表达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使用语言,理解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等要素,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师补充:“语境”有“内部语境”(指上下文的具体语言环境)和“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之分,“得体”是指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应内外语境的各种要求。
2.怎样才能表达得体?
师: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内容,探究其中表达不够得体的地方。
课件出示:
从前有个秀才到集上去买柴,他文质彬彬地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挑柴火的)过来。”那个卖柴的莫名其妙,但“过来”两字还是听懂了,又看到秀才招手,便挑柴过来。秀才又问:“价钱几何?”卖柴的糊涂了,不过“价钱”两字还是听懂了,就开了价钱。秀才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请减少价钱)。”这回那个卖柴的怎么也听不懂,于是挑着柴火走了。
预设 秀才之所以没有买成柴,是因为他没有考虑到说话对象的身份特点及当时的场合。他在集市中用书面文言体与一个文化程度可能较低、习惯使用口语的卖柴人交流,这就导致卖柴的人听不懂他的话,他也因此买柴失败。
课件出示:
有个人请客,看到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心里很焦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喽?”于是悄悄地走了,主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