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40张,教案约5320字。

  统编版七下语文
  第2课《说和做》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搜集有关臧克家、闻一多的资料,积累常考词语。
  2.能力目标:梳理行文思路,体会本文严谨的结构和精当的选材。揣摩品味精彩词句,把握人物品格和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闻一多先生言行合一的品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学习重点
  1.搜集有关臧克家、闻一多的资料,积累常考词语。
  2.梳理行文思路,体会本文严谨的结构和精当的选材。
  学习难点
  1.揣摩品味精彩词句,把握人物品格和精神。
  2.学习闻一多先生言行合一的品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一.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电影《建国大业》中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讲演片段。
  刚刚我们看的,是《最后一次演讲》的片段。在悼念爱国人士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闻一多先生发表完这场掷地有声的演讲后,当晚就被特务残忍杀害。
  今天,让我们跟随诗人臧克家,看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在风雨如磐的年代,用生命践行着什么。
  二.学习新课。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1)了解闻一多。
  ①生平:
  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899年出生于湖北浠水,“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191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期间参加学生运动。
  1922年赴美国留学。
  1925年回国,先后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高等学府任教。
  1943年因目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积极参加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②成就:
  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
  诗人:新诗集《鸿祝》(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谈》《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2)了解作者。
  臧克家(1905—2004),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如《泥淖集》《淮上吟》等。他是对我国新诗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创作生涯长达80年之久。成果之丰,影响之大,被称为“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