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4500字。

  赣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2025 年 6 月
  本试题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历经千年的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高度为 65.86 米。这座八边形的塔最底部是副阶,一层塔身之后是二层平座。所谓平座,是指木制楼阁明层间的暗层。然后是二层塔身、三层平座、三层塔身、四层平坐…… 一直累叠而成。这座复杂、庞大的建筑像一朵莲花在层层叠叠的斗拱和屋檐之间开放,让人赞叹不已。
  从整体结构来看,木塔为复合 “筒中筒” 结构,外、内部均为八边形。这两层 “筒” 并非简单的套娃结构,之间还有许多小结构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复合的整体。这是木塔千年不倒的关键原因。
  除 “筒中筒” 结构外,木塔还拥有刚柔相济的层叠结构。许多木头紧密累叠、咬合在一起,形成刚性层。木塔的刚性层很多,例如,立柱上的一圈叫铺作层,平座上也有铺作层以及平座柱,这些都是刚性层。
  然而,刚性过大,木塔摇晃起来吸收地震力的能力就不强,因此需要柔性层的配合。柔性层简单来说就是立柱层,尤其是明层的立柱。地震来临时,这些立柱能够随之一晃。同时,上层刚性层的荷载使它们具有相当强的自恢复的能力。柔性层不仅要相对柔,还要保证一定的刚度。在柔性层中,明层立柱之间有许多斜撑,这些斜撑砌在墙体里面,发挥了很大的支撑作用。柔性层除斜撑外,还有通长的阑额和普拍方等特殊构造确保木塔整体性。阑额也叫檐枋,是中国古建筑中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普拍方则是铺作层柱子之间带有过渡性质的联系构件。木塔的阑额都是一整根一整根的,阑额之上是普拍方,普拍方也往往是一整根的。阑额、普拍方、立柱的结构非常巧妙,既便于施工,又增强了木塔每边的整体性。
  最巧妙的是一层柱头铺作补强的设计。一层铺作,即最下层的斗拱。木塔的重量一层一层压下来,越到下面越重,一层的普通柱头铺作集中受力能够达到 50 吨左右,而内槽柱子的受力更是达到 100 吨左右。木塔的设计者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斗拱上做文章。一层柱头铺作有一个特殊的构件 —— 头跳华拱,头跳华拱一般是一个弓形构件,但是木塔一层的头跳华拱被直直切了一刀,形成了一个直头,梁思成先生称这种做法为 “直斫”,这样可以加大受力。为了保险起见,制作木塔的木匠还在关键的部位再增加一根或两根辅柱。梁思成先生说,他在其他建筑中从没见过这种做法。
  毫无疑问,设计者是一个心思缜密的木匠,他不仅能够估算木塔整体的重量,还能估算木构架的重量以及木构架加上承载物的重量,并且知道这些构件承受多大的重量会受不了。正因如此,我们今天才能幸运地拥有应县木塔。
  (摘编自人民网 刘畅《建筑如何跨越千年诉说中国故事》)
  材料二:
  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可自 “西式楼房” 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国内原有很精美的建筑物多被拙劣幼稚的,所谓西式楼房,或门面,取而代之。除非我们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应县木塔采用复合 “筒中筒” 结构,两层 “筒” 之间用小结构连成整体,这是其千年不倒的关键因素。
  B. 木塔的刚性层由紧密累叠、咬合的木头构成,包括铺作层以及平座柱;柔性层则辅以斜撑、阑额等增强整体性。
  C. 梁思成认为应县木塔一层柱头铺作的 “直斫” 做法和辅柱设计独具匠心,在其他建筑中未见类似工艺。
  D. 中国古代技工匠师创造了许多建筑奇迹,但因缺乏理论总结和保护意识,致使所有古建筑均被改造或摧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 分)
  A. 应县木塔通过柔性层的配合来增强抗震性,同时利用上层刚性层的荷载实现自恢复,这体现了刚柔相济的设计智慧。
  B. 有人认为中国原有建筑陈腐,于是国内很多精美的建筑物被西式楼房或门面取代,这是不尊重中国灿烂文化的表现。
  C. 中国传统建筑的许多平面部署,大至城市,小至宅院,都蕴含着古人的生活思想,足见其研究价值高于西方建筑。
  D. 对前代建筑的不珍惜,以及清末以后西式建筑盛行等因素,导致中国古代建筑难以留存,这值得我们重视与警醒。
  3.下列选项,不能支持材料二中 “提炼旧建筑的中国质素” 观点的是(3 分)
  A. 北京四合院以中轴对称布局与围合空间,体现传统家族礼制秩序与伦理观念。
  B.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传统红色,融合了斗拱元素,建筑风格呈现中国特色。
  C. 山西悬空寺依崖壁凌空而建,利用杠杆原理与榫卯结构完美实现建筑稳定性。
  D. 福建土楼通过环形夯土墙体与通廊设计,兼顾家族聚居需求与防御功能统一。
  4.说明文要 “说得清,道得明”,请从说明顺序的角度分析材料一是如何清晰地介绍应县木塔的。(4 分)
  5.如何 “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 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父亲撒谎(节选)
  周云和
  好多年了,我不吃鸡肉。八岁以前要吃,八岁以后就不吃了,包括炖鸡的汤、汤里的菜。
  大门口,大半背篼桃子静静地等候在那里。我背了书包,正要去上学,想抓两个在路上吃。娘吼道:“不准拿,我要背到街上卖了,买鸡娃子喂。” 母亲在我气愤的目光中,背起桃子出了家门。
  下午放学回家,一个 “呷啊呷啊” 的声音直往耳朵里钻,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