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8840字。

  广东省东莞市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名篇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王老师上课时想让同学主动发言,此时王老师可以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两句来进行引导。
  (2)《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3)小刚在学习中,能指出别的同学的不足,自己却不愿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老师借《阿房宫赋》中“,”两句对他进行劝说。
  (4)“舟”作为古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常出现在古人笔下,在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古诗词诵读”部分同学们就学习过含有“舟”的诗(词)句,如“,”。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司马谏议书
  〔宋〕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2.下列各句中,对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所以:用来……的
  B.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特:仅仅,只
  C.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膏泽:施恩惠,名词活用作动词
  D.冀君实或见恕也                见:表被动
  3.下列各句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A.振之以威怒 B.终必不蒙见察
  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秦人不暇自哀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最后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
  B.作者在第二段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
  C.本文通过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几个方面的辩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状况,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D.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以“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等言辞,表现出对改革的坚定信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注]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渡河。秦兵围令狐,晋军于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