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70字。
使尽课文的浑身解数
                              ——有关“课文作文”的思考
绍兴县实验中学      张静     联系电话:13065525898
案例
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课堂上,分析完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谈毕感想后,还有较长一段时间,我就请同学们主要根据文中的材料,也可适当发挥联想和想象,以《罗布泊,美丽的仙湖》为题,进行二次创作,或展现昔日罗布泊美丽的全貌,或突现其美丽的一隅。
五分钟后,我们进行了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只是将课文中有关罗布泊往昔介绍和描述的句子进行了简单地罗列和串联。
“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那是牛羊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汗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罗布泊水面超过2万平方公里。……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这样的课文作文只是将课文的第四、第七、第八自然段进行了简单的串联,并未见几分“二度创作”的痕迹,学生们也觉得这样的“创作”似无多大技巧可言,也就无多大的实际意义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能铤而走险地“下水”了。为方便作文,也为了让学生有一更直观地感触,根据文中的介绍和描述,我以《罗布泊的今天》为题,即兴创作:“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与空旷的天宇相对的是一片奇形怪状的胡杨林。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异的枝干,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在旁边就是一片广袤的沙漠。站在沙漠的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沙漠的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此时此刻,同行的我们都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是谁制造了这出悲剧?!”
在学生们的掌声中,我请他们谈谈之所以为老师喝彩的原因。于是他们说,介绍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行文中要注意前后段之间的衔接;可以进行适当的联想;还可以有合理的想象……
修改后的交流那是一个盛开着思维之花的别样美丽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