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280字。
河北省邯郸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题 14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校组织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主题学习活动。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八十年前,硝烟散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如破晓曙光,为人类文明进程 甲 (雕刻/镌刻)下永恒的丰碑。穿越历史烟云,那段浴血奋战□救亡图存的不屈岁月,(zhèn hàn)人心。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的号召通过电波,(jī dàng)着亿万国人的心。无数战士 ① 告别亲人,奔赴战场,背井离乡, ② 他们心怀家国,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他们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赢得了14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他们的呐喊,穿越历史的长空,至今仍振聋发聩。他们用生命捍卫和平长空,让我们能在安宁中生活。如今,我们不能忘却历史的伤痛,要从先辈的光荣事迹和伟大精神中 乙 (汲取/获取)力量,守护和平,开创未来。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zhèn hàn)___________ ②(jī dàng)___________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奔赴战场(fù) 振聋发聩(kuì) B. 奔赴战场(fù) 振聋发聩(guì)
C. 奔赴战场(fū) 振聋发聩(guì) D. 奔赴战场(fū) 振聋发聩(kuì)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
(4)文段中①②两处应填入 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即使 也 B. 之所以 是因为
C. 不仅 而且 D. 一方面 另一方面
(5)请在文段中方框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穿越历史烟云,那段浴血奋战□救亡图存的不屈岁月
2. 下面是“恒”字的演变图,请你观察后补全对话。
小北:老师,我发现“恒”字的甲骨文与其他字体差别比较大,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诗经•小雅•天保》中有一句“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我们可以发现甲骨文“恒”字中,上下两横表示天地,中间一弯明月,一般认为是“①______________”。实际上,月有阴晴圆缺,朔望盈亏,是变化的;周而复始,又是永久的,变寓于不变之中,这是“恒”字的最初含义。
小语:老师,我发现隶书和楷书的“恒”字从“日”,其实从“日”与从“月”同理相通,都代表了②______________
的意思。
小河:老师,我看到从金文的“恒”字开始增加了“心”符,注入心理活动,所以用来表示③______________
的意思。
老师:没错,另外《说文解字》:“恒,常也。”这里的“恒”还有④______________的意思,这是引申意义。
小文:老师,那么“永恒的丰碑”中“恒”就应该是⑤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②④中选一个)的意思。
第二部分(3~19题 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6分)
3. 学校开展“文化传承与经典诵读”主题活动,请你补全以下倡议书中的内容。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历史长河里永不干涸的源泉。在探寻与传承文化的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