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850字。
邗江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1.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扬州城历史悠久,可上溯到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沟通江淮,打开了扬州“传奇”的剧本。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如今,扬州古城不仅是文化遗产的集聚地,更是人们美好生活的承载地。为了推进古城复兴,扬州 ① 打造了多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复兴的模式,促进新与旧的融合。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传唱千古,成为扬州最具影响力的邀约。八方游客接zhǒng( )而至,打卡扬州新“网红地”仁丰里与皮市街。扬州秉承“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持续推动老城保护与复兴,全力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好地方”。
(节选自2025年5月28日《扬州日报》,有删改)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上溯() 接zhǒng()而至
(2)填在文中①处横线上最恰当的成语是( )
A. 就地取材 B. 对症下药 C. 随机应变 D. 因地制宜
(3)以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史悠久 沟通江淮 文化遗产 持续推动 分析: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B. 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传唱千古,成为扬州最具影响力的邀约。分析:此句标点使用正确。
C. 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分析:这句话的主干是“拥有文明史和建城史的古城,是名城之一”。
D. 扬州秉承“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持续推动老城保护与复兴。分析:这句话没有语病。
【答案】(1) ①. sù ②. 踵(2)D (3)B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上溯,shàng sù,从现在往回推算(过去的年代)。
接踵而至, jiē zhǒng ér zhì,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就地取材:指在本地或当前环境中获取所需的材料或资源。通常用于具体事物的制作或创作。文中未提到利用当地资源,而是强调“模式”的多样性,使用错误;
B.对症下药:比喻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文中未突出“解决问题”,而是“模式创新”,使用错误;
C.随机应变:指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应对。文中是长期规划,非临时应对,使用错误;
D.因地制宜:指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措施。扬州“打造多种模式”正是基于古城特色,完全契合,使用正确;
故选D。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A.“历史悠久”(主谓结构)、“沟通江淮”(动宾结构)、“文化遗产”(偏正结构)、“持续推动”(偏正结构)的实际结构类型:主谓、动宾、偏正、偏正,并非“各不相同”;
C.主干提取错误,原句主干应为“古城是名城之一”,而非“拥有……的古城是名城之一”(“拥有文明史和建城史”是定语,非主干成分);
D.存在语病“秉承”后缺宾语中心词,应改为“秉承……的理念”;
故选B。
2. 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古诗文是我国文化的火种,点亮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瞬间,“芳草鲜美,(1)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明艳,“(2)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壮观,“曲径通幽处,(3)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清幽,让我们领略到人间美景;而“可怜身上衣正单,(4)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让我们共情古代劳动人民的艰难;“(5)_________,寂寞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