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200字。

  甘肃省兰州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 (涂)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24分)
  学校组织大家到皋兰什川开展研学活动,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准备制作以“农耕智慧”为主题的展板,请你参与并完成1~4题。
  前言:什川古梨园系统
  5月1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因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标志着甘肃传统农业文化获得国际认可。截zhì(……)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亚文化遗产增加到25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什川古梨园系统”位于兰州市春兰县什川镇黄河沿岸。这里的古梨园历史yòu(  )久,现存百年以上的古梨树近万株,当地先民在长期的梨园生产管理实践中。积累并传承了一系列极具特色的农作方法与智慧。珍稀的古梨树种质资源、宝贵的复合用地技艺及其知识体系、独特的梨园生态景观及乡土文化,是“什川古梨园系统”的核心要素。
  1. 阅读上面的材料, 完成(1) ~(2) 题。 (4分)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截zhì (  ) ②yōu久(  )
  (2)有同学读到“什川古梨园系统”时,思考“系统”的意思。结合语境推测,“系统”的意思应该是     。  (①有条理或有顺序的②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③具有特定功能或目的)(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
  专栏一:梨园生态景观
  奔流不息的黄河穿过兰州城后,在什川镇调皮地掉头北上,扔出一个“S”形的弯。-以这个“S”形的弯为中心,古梨树  甲    (王罗棋布/洛如烟海),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 “春赏花、夏乘凉、秋摘果、冬观雪”,                。每年四月,万亩梨花竞相绽放,如雷似云,吸引着数十万左右游客前来观念。在这里,几乎每户庭院都种植梨树,房前屋后、道路两旁,处处可见古桀树的身影。这种“梨在村中,村在梨园”的庭院格局,  乙  (创造/营造)出古桀因与当地民居融合的独特景观。
  2. 阅读上面的材料, 完成(1) ~(3) 题。(6分)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横线处。
  甲       乙      
  (2)在文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专栏二:  “天把式”技艺
  走进梨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参天古梨树。面对如此高大的果树,什川先凡创逢灶地发明了独特的高空作业技艺。一根长约十米的独木梯插在地上,两根辅助杆居于木梯两侧,形成三脚架形状,便构成一个固定云梯。     ,     ,     。这种从古代流传至今的梨园养护技艺,被称为“天把式”。
  3. 阅读上面的材料, 完成(1) ~(2) 题。 (4分)
  (1)写出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穿枪于半空的树冠间 ②果农顺云梯翠挼而上 ③修枝条、摘虫叶、采果实
  A.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②③①
  结语:活着的农业文明史
  农耕是衣食之源,文明之根。①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黄河水面,②洒在那些历经沧桑的古桀树枝头,③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森林一样的采园,④更是一部活着的农业文明史。它用600余年的坚守各诉世界——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从来都是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鸣。
  4.上面的材料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2分)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5.古诗文默写 (8分)
  (1) 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奴》)
  (2)日暮乡关何处是?            。 (崔颖《黄鹤楼》)
  (3)几处早驾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赤狱》)
  (5)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              ,西北望, 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唐诗中常有描写边塞独特风光的诗句,展现出奇异壮美的景象,如“           ,        ”就是如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