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850字。

  鄂西北随州等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联合调研测试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共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下,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正在兴起,人工智能接近“技术奇点”的讨论空前激烈。众多研究者认为,随着大模型时代通用人工智能逐渐可能甚至即将成为现实,人工智能能力和自主性的大幅提高将进一步放大其技术外部性,在给世界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预知的各种风险和复杂挑战。
  有学者基于技术逻辑将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划分为“技术失控风险”“技术非正当使用风险”和“技术社会效应风险”三类。
  第一,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可能产生技术幻觉、算法歧视甚至技术失控等内生风险。当前的大模型尚不具备判断真假的机制和“知不知”的能力,其内容输出更接近于“重构资讯”,在不可能穷尽所有代表性数据的情况下,无法确保输出内容的真实性。加之训练数据过度拟合、上下文理解有限、模型架构缺陷等技术问题的影响,人工智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输出错误信息的技术幻觉问题,从而对内容真实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构成风险挑战。目前,以深度学习等算法为代表的机器学习,实质上是对于过往人类社会模式特征的总结并将其用于对未来社会的感知与决策,不可避免地会复制并延续当前社会的既有格局与特征,从而使人工智能带上既有的偏见。人工智能难以消除的算法歧视又会进一步放大使用者的偏见和冲突。以大模型、生成式为代表的新型人工智能需要通过机器学习特别是神经网络技术进行训练,目前,相关技术透明性和可解释性不足,这导致人工智能发生和涌现产生的机理目前仍是“黑箱”,无论是用户还是研发者都不能完全控制大模型的行为。在此背景下,一旦产生自我保护、自我发展意识的未来人工智能系统脱离人类控制,很有可能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
  第二,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可能产生误用、滥用、恶用等应用风险。人工智能海量的训练数据往往包含用户的隐私信息,在办公、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垂直应用更是涉及大量敏感数据,如果相关信息被错误或恶意调用,将对信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利用多种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篡改、伪造和自动生成,产生以假乱真的效果。虽然这种深度伪造技术在教育、娱乐等领域释放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但也显著降低了造假成本,导致利用深度伪造技术仿冒他人身份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第三,人工智能技术变革的颠覆性影响引发劳动力结构调整、社会不平等加剧等经济社会风险。人工智能不同于以往历次技术创新,其发展不仅可以拓展人类的生产能力、取代简单重复性的常规工作,还可以执行越来越多的认知性工作,具有以全新方式替代人类劳动的潜质。在缺少有效公共政策的情况下,将导致就业率下降、收入与财富不平等加剧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公平现象。还有研究者认为,人工智能将重新建构和形塑人与自然、人与技术以及个体与国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在推动社会形态演变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对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一系列目前难以预知的冲突与风险。
  (摘编自薛澜、王净宇《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趋势、治理挑战与应对策略》)
  材料二:
  不同国家对AI“红线”的判断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监管框架、重点领域和价值取向等方面有所不同。以中国和美国为例,两国的AI监管政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中国,AI监管政策采取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框架,不仅关注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强调社会效益和伦理责任。中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AI发展的指导原则和监管要求。这些政策文件涵盖了AI技术的全生命周期,从研发、部署到应用,要求企业在研发阶段加强伦理审查和技术评估,在部署和应用阶段确保AI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权益。此外,中国政府特别强调AI发展的伦理和社会责任,要求AI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充分考虑对社会公平、隐私保护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
  相比之下,美国的AI监管政策则更为灵活,主要侧重于促进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同时确保AI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美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文件,强调AI系统的透明度、可解释性和公平性。其监管重点主要集中在一些关键领域,如自动驾驶、医疗保健和金融服务,这些领域中AI的决策可能会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和监管。此外,美国政府鼓励AI行业的自律和合作,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制定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
  (摘编自刘典《谁来定义AI“危险程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在兴起的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引发了人们对“技术奇点”的激烈讨论。
  B.当前大模型的技术局限可能导致人工智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技术幻觉。
  C.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各种风险需要行业和政府等多方面合力才可能应对。
  D.如果未来人工智能系统产生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意识,就会脱离人类控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确保大模型输出内容的真实性,就需要训练数据有足够的数量与质量。
  B.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降低了造假成本,需要更严格的评估和监管来确保其安全与可靠。
  C.人工智能海量的训练数据往往包含用户的隐私信息,这极易被错误或恶意调用。
  D.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在减轻人类劳动负担的同时,可能对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影响。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中包含采用隐私计算、数据脱敏、密码等技术来加强数据安全等相关内容。
  B.阿里巴巴、商汤、海康威视等企业设立了科技伦理委员会,负责AI技术的合规审查和伦理评估。
  C.已故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先生2023年访华时就强调,如果中美不能在AI风险防控方面达成协议,后果将难以想象。
  D.美国政府发布《人工智能权利法案蓝图》,明确提出了公平、可解释、隐私保护、安全、负责任的“五项治理原则”。
  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中美两国AI监管情况的差异。(4分)
  5.2024年,无人驾驶的出租车“萝卜快跑”遭网约车司机集体抵制。请结合两则材料的观点分析这一事件,并提出解决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清水洗尘
  迟子建
  礼镇的人把腊月二十七定为放水的日子。所谓“放水”,就是洗澡。而郑家则把放水
  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分配给了天灶。天灶从八岁起就开始承担这个义务,一做就是五年。
  这里的人们每年只洗一回澡,就是在腊月二十七这天。
  天灶住的屋子被当成了浴室。天灶家洗澡的次序是由长至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