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8960字。

  浙江省慈溪市中部区域2024-2025学年九年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语境完成下列题目:
  丹桂飘香qìn(   )心脾、宏伟愿景促奋进!在美好的金秋时节,我们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自强不息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在这精神的熏陶下,我们要心无旁wù(   ),刻苦学习,用微笑面对困难,不断汲(A.jī   B.jí)取经验,勇于迎接挑战,学会自强自立,锲(A.qiè   B.qì)而不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根据拼音写汉字,依次为:( )(     )
  (2)选择加点汉字的正确读音,依次为:( )(     )
  二、名句名篇默写
  2.诗歌润心灵。
  仕途失意,总是引发感慨万千:李白“      ,      ”借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增强了自己对未来的信心;刘禹锡离开洛阳二十多年,在“      ,      ”中以向秀和王质的典故,写出了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欧阳修寄情山水,“      ,      ”感受山间朝暮之景;谈到古仁人“      ,      ”的良好心态,范仲淹不仅劝慰友人,也展露了自己的心声:苏轼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对天下人真诚的祝福,“      ,      ”展现他乐观豁达的胸襟,
  三、选择题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岁在癸丑”;也有用干支来纪年,如“崇祯五年”。
  B.古人常用伯、仲、叔来表示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如孙权在兄弟仲排第二,故字仲谋。
  C.《论语》中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为“知天命之年”,六十岁为“花甲之年”,七十岁为“古稀之年”。
  D.“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中的“桑梓”指故乡,古时常在家屋旁种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来借指故乡。
  4.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③①④②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
  5.诗歌的语言常常被“陌生化”处理,使其不同于日常语言,令人感到新奇,以下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方法的一项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