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510字。
江门市2025年普通高中高一调研测试(二)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①,非是而欲餍②阅者之心难矣。《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除主人公不计外,凡此书中之人,有与生活之欲相关系者,无不与苦痛相终始。又吾国之文学,以挟乐天的精神故,故往往说诗歌的正义,善人必令其终,而恶人必罹③其罚;此亦吾国戏剧、小说之特质也。《红楼梦》则不然。赵姨、凤姊之死,非鬼神之罚彼良心,自己之苦痛也。
悲剧之中有三种之别: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运命者。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此种悲剧,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何则?彼示人生最大之不幸非例外之事,而人生之所固有故也④。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红楼梦》,正第三种之悲剧也。其美学上之价值即存乎此。
(摘编自王国维《〈红楼梦〉之美学上之精神》)
材料二:
汤显祖说:“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他认为在礼法禁锢的现实中,情感没有自由实现的天地;可是,梦想是不受礼法束缚的,故有“梦中之情,何必非真”之说,主张“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戏剧创作观。《牡丹亭》写的就是杜丽娘和柳梦梅超越生死的“梦中之情”,抗衡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宝玉的“痴情”,不仅表现为对黛玉的真挚爱恋,还反映在他情系万物的自然率真和广博无垠,如关爱身边的丫鬟们。
B. 《红楼梦》的美学价值就在于其突破了我国戏曲、小说的传统写法,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属于王国维所言的“第三种悲剧”。
C. 《葬花词》生动地表达了林黛玉对自我人生的感悟,“花落人亡两不知”一语触发了宝玉对个体生命易逝的感伤。
D. 曹雪芹在文学创作理念上受到汤显祖的直接影响,创造一个“有情之天下”来表达对礼法禁锢的思索与抗衡。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反映了中国古人乐天知命、达观超脱的人生态度,中国古代的戏曲和小说作品大多是大团圆式结尾。
B. 大观园是曹雪芹构建的以情为内核的青春世界,体现生命的本真和美好,可以消解摆脱现实人生的各种困境。
C. 材料二借助《红楼梦》的对联“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揭示人生的无奈,与材料一“通常之境遇”观点相反。
D. 《皂罗袍》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抒发了杜丽娘在家庭束缚下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3. 下列有关《红楼梦》的内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第一回贾雨村对月寄怀:“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
B. 第三回词:“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C. 第五回曲:“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D. 第五回秦可卿房内一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4. 两则材料对悲剧的美学意蕴有怎样的理解?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5. 王国维认为《窦娥冤》“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又认为“《红楼梦》,正第三种之悲剧也”,那这两部作品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一作简要分析。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剖析《红楼梦》的悲剧美学。材料一王国维指出其突破传统“乐天精神”,展现“第三种悲剧”——由人物关系与普通境遇必然导致的悲剧,揭示人生固有之不幸。材料二聚焦“情与礼”的冲突,通过大观园“有情之天下”与贾府礼法的对立,体现生命本真理想与现实束缚的永恒矛盾。二者均强调《红楼梦》悲剧性源于对人性困境的深刻洞察,而非偶然或外力。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红楼梦》的美学价值就在于其突破了我国戏曲、小说的传统写法”错误。由原文“《红楼梦》,正第三种之悲剧也。其美学上之价值即存乎此”可知,《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属于王国维所言的“第三种悲剧”,但这并不意味着《红楼梦》的美学价值就在于其是“彻头彻尾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药(节选)
鲁迅
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地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