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640字。

  沈河区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
  七年级语文教学数据采集试题
  (本试卷共24小题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亲爱的同学们,秋冬春夏步履匆匆。在这一年里,我们陶醉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一定拥有许多别样的体验。让我们一起回想,一道徜徉,开启美好的语文之旅!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咀嚼(jué)  破淀(zhàn)  滞留(zhì)  直言不讳(wěi)
  B. 凸现(tū)  修葺(qì)  执拗(ǎo)  正襟威坐(wěi)
  C. 蓦然(mò)  曲膝(qū)  晌午(xiǎng)  心急如焚(fén)
  D. 轮廓(kuò)  玉黍(shǔ)  迸溅(bèng)  劈波斩浪(pī)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破淀——破绽,直言不讳(wěi)——huì;
  B.执拗(ǎo)——niù,正襟威坐(wěi)——正襟危坐(wēi);
  C.曲膝——屈膝,晌午(xiǎng)——shǎng;
  故选D。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眷恋,爱国情怀始终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的富强与安宁,甘愿______________。他们或是在战火纷飞中______________,或是在科研领域默默______________;或是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正是这份深沉炽热的爱国情,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让中华民族______________,不断迈向新的辉煌。
  A. 舍身 秉持 劳作 薪火相传 B. 献身 恪守 耕作 来龙去脉
  C. 捐躯 坚守 耕耘 生生不息 D. 殉身 坚持 付出 一脉相承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会纺!”我说,“我们那里是穿洋布哩,是机器织纺的。大娘,等我们打败日本……”
  B. 人生就像坐在一个电影院里。“唰”地一闪!只有一个个瞬间——中间的经年累月都是空白。
  C. 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
  D. 《二十四诗品•典雅》中描绘的‘眠琴绿阴,止有飞瀑’也是此境,枕琴看飞瀑,琴未打开,天地为之弹奏,融入松涛阵阵中。
  4.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②它不仅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蕴含着丰厚的中华美学精神。③无论是修长匀称的篆书、蚕头燕尾的隶书,还是方正规矩的楷书、狂放洒脱的草书,都体现了中华文化之美。④由于书法艺术具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重要作用,可见它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A. 语段中“瑰宝”“丰厚”词性相同,“不仅”“无论”词性不同。
  B. “蚕头燕尾”“方正规矩”“狂放洒脱”短语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C. “书法艺术”“美学精神”“以美化人”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D. “因此,经典书法作品已成为学校开展德育、美育的重要载体。”这句话适合接在句③后。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某中学开展“墨香盈袖处,书韵照征途”主题读书活动。
  5.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活板,指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
  B. 小人国农夫为赚钱将格列佛带到各城镇表演,后因他体力不支险些病死,才把他卖给王后。
  C. 《木兰诗》“可汗大点兵”中的“可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