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27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3道小题。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翻开语文课本,我们便开启了一段文学之旅。
在民俗画卷中,我们观看让人叹为观止的安塞腰鼓表演,当鼓声戛然而止时,miǎo( )远的鸡啼仍萦绕在我们耳畔□跟随吴伯箫暖融融的灯笼火光,畅想烈火燎原的盛况,感受一盏灯笼中蕴含的人情世故□这些民风民俗见证了各地的变迁与发展,也见证了人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成为老一辈百姓心中永不褪色的印记。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民俗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因此,发扬并继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成了人们目前的当务之急。
在科学小品文中,我们与销声匿迹的昆虫迎接风雪载途的冬天;与定期迁徙的大雁一起冲破三月暖流的雾霾,让寒冷的冬季不再缄默;与小小的沙砾翻越山麓,破解“海枯石烂”的密码。而在散文佳作里,我们还能跟随梁衡的笔触,感受《壶口瀑布》中黄河水奔腾咆哮、“前呼后拥地投入大海的怀抱”的磅礴气势,体悟黄河所象征的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化作“一滴水”穿梭于《一滴水经过丽江》,从玉龙雪山出发,途经四方街、黑龙潭,领略丽江古城的古朴风貌与鲜活的人间烟火。语文书里的山啊□水啊,都使我们心照不宣。相约语文,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尽情畅游语文世界□
1. 给文段中加点的汉字注上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miǎo( )远 (2)缄默( )
2. 文段中的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叹为观止 B. 戛然而止 C. 百折不挠 D. 心照不宣
3. 文段中四个□处 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4.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发扬并继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成了人们目前的当务之急。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渺远(miǎo yuǎn):意思是遥远,常用于形容时间、空间或事物之间距离极远,难以触及或实现。
缄默(jiān mò):意思是闭口不说话,可表示人沉默寡言或在特定情境下不发表意见。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叹为观止: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此处用于形容安塞腰鼓表演的精彩,使用恰当;
B.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文中指鼓声突然停下,使用恰当;
C.百折不挠:形容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都不
5. 古诗文默写填空
阅读古诗文名篇,多样的色彩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思与心灵的共鸣。“蒹葭苍苍,(1)_____”,水边那含着莹白露珠的蒹葭把我们拉回那个清冷的秋日之晨;“(2)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风雨欲来的晦暗天空仿佛让我们身处乱世中的诗圣草堂;“(3)_____,两鬓苍苍十指黑”,暗色调的画面唤起我们对卖炭翁无限的同情与悲悯。
古诗文中的那一抹青绿,也常常引起我们内心的悸动,让我们受到美的熏陶。“(4)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中那青绿明媚的山水烙在友人的心中,让我们感受到友情之淳;“(5)_____,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石潭周边青绿的草树慰藉了贬谪之人的内心,让我们感受到山水的力量。
二、阅读(45分)
(一)(7分)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