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65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情分析样题
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24分)
1. 梳理古诗词,你完善表格。
名句 评析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
——朱熹《春日》 现实:身处乱世
理想:儒道盛行
欲济无舟楫,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现实:无人举荐
理想:施展抱负
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现实:贫困潦倒
理想:_________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现实:_________
理想:洁身自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及鉴赏诗词内容主旨。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 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庇、拣、寂寞”等字词容易写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的诗人理想:根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可知,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天下所有像自己一样身处困境的寒士,他渴望能有千万间宽敞坚固的大厦,让这些寒士都能得到庇护,不再遭受风雨的侵袭,能够露出欢颜。这充分表达了诗人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希望广大百姓都能过上安稳幸福生活的崇高理想。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体现的现实:结合诗词写作背景可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是他人生中的重大挫折。在词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描绘
2. 修改开场词,你完成任务。
“礼之用,和为贵”,这一智慧的箴言连贯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即便在充斥着蛮横争斗的世界里,“和”与“礼”始终( ),如连绵的江水,chuān流不息。从古时的“六尺巷”所体现的宽容,到现代________,“和”彰显了在差异中寻求一致的智慧。
(1)给加点字注音:蛮横( )
(2)看拼音写汉字:chuān_____流不息
(3)在括号里填写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周而复始 B.接踵而至 C.相辅相成 D.名副其实
(4)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_____
(5)在画横线处补充恰当的内容,使上下文连贯。_____
3. 拟演讲提纲,你选用材料。
A.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
——徐祯稷
B.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
C.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赵王封他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始终忍让。后来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和为贵”主题演讲提纲】
标题:_____________
板块 内容 选取材料(填序号)
一 “和”体现家庭和睦、谦让包容的家庭观。 ___________
二 “和”体现修身正己、推己及人的处世观。 ___________
三 ___________________ C
4. 订行为规范,你补写一条。
和谐班级行为规范
(1)以和为贵,班级事务民主决策;
(2)讨论时做到和颜悦色,尊重别人观点;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1分)
(一)古诗阅读(3分)
5. 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下面两首词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点。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