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450字。
山西省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
1. 学校诗社设计了“品经典智慧•感名士丹心”主题展板。下面是展板上的古诗名句,请将空缺处的古诗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品
经
典
智
慧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遇到困难,无所畏惧,敢于攀登。(杜甫《望岳》)
(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身处困境,努力坚持,豁然开朗。(陆游《游山西村》)
(3)“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身处顺境,放眼长远,走出迷惑。[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足高远,穿透现象,直达本质。(王安石《登飞来峰》)
感
名
士
丹
心 (5)“______________,后不见来者”,古今对比,渴求贤君,感慨无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借花自喻,关心国家,渴望奉献。[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7)“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托古讽今,揭示现实,寄寓感慨。(李商隐《贾生》)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典故,表达愤慨,委婉深沉。(杜牧《泊秦淮》)
【答案】 ①. 一览众山小 ②.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 政入万山围子里 ④.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⑤.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⑥. 前不见古人 ⑦.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⑧. 不问苍生问鬼神 ⑨. 商女不知亡国恨 ⑩. 隔江犹唱后庭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览、政、遮、缘、庭”等字词容易写错。
2. 小晋对下面的书法作品《木兰诗》(节选)做了批注,请你帮他补全空缺处的内容。
批注:
这幅书法作品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偶、互文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战争的持久和残酷,还刻画出木兰(2)________的形象。
班级开展“品古人志趣”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3. 字里有乾坤。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惟吾德馨馨:_______________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_______________
4. 句中有深意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________________。
5. 托物言志,韵味深长。刘禹锡、周敦颐都托“物”表达自己的志趣,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