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80字。
2024学年初一入学语文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阅读与理解(共6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9分)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乌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乌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教更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本乐亭在琅琊山禽谷泉上,苑群翁亭不足。为欧阳修所建。
1.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怎样的景色特点?(6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26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秦太虚书①(节选)
苏 轼
初到黄,廪入②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㉞,用画叉掷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④,以待宾客,此贾耘老⑤法也。
【注释】①元丰三年十一月,苏轼被贬黄州,写给弟子秦太虚(秦观)的一封书信。②康入:伙食费用。③平旦:平明,早晨。④以大竹简到贮用不尽者:把每天节省下来的钱单独存放在一个大付筒里。⑤胃轻老:即置收,苏软的朋友。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8分)
(1)月色入户
(2)盖竹柏影也
(3)廪入既绝
(4)以待宾客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分)
(2)此贾耘老法也。(4分)
3.《答秦太虚书(节选)》叙述了苏轼被贬黄州初期“”的境况;《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月下美景。(均用原文回答)(4分)
4.乐观旷达是人们对苏轼的共同评价,请结合两文内容具体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30分)
①从小到大,我上过那么多年学,后来又教书,天天生活不离书,和书打的交道最多,也读过很多本书,而母亲的书却是我怎么读也读不完的一本。
②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
③我就会问:“哪本书呀?”
④“那本橡皮纸的。”
⑤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⑥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天书”。里面夹的是红红绿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双水绿缎子鞋面,没有做成鞋子,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只合着嘴。母亲告诉过我,那只张着嘴的是公的,合着嘴的是母的。喜鹊也跟人一样,男女性格有别。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夹得最厚的一页。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然后再翻到另一页,用心地选出丝线,绣式,…,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是母亲永久的样本,她心里什么图案和颜色,都仿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
⑦母亲为什么叫这本书为橡皮纸书呢?是因为书页的纸张又厚又硬,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