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250字。
乐山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回答非选择题时,考生使用0.5mm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6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技赋能,点亮春节新潮范儿。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让老百姓不仅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氛围,而且见证了科学技术的péng bó(A)发展。从备受好评的春晚到各地的特色民俗活动,从线上“AI中国年”文化活动到线下chén jìn(B)式非遗体验,2025年的春节,既有浓浓的年味儿,(1) 。在春晚众多表演中,《秧BOT》无疑是最出圈的节目。16台人形机器人H1,穿着大花棉袄,跟随着秧歌音乐节奏,整齐地变换舞步,零失误完成一系列扭腰、踢腿、转手绢等高难度动作,甚至能轻松jià yù(C)人类难以完成的反向甩手动作,引发国内外观众热议。今年春节,前沿科技与传统民俗撞了个满怀,不仅重塑了春节仪式感,还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年”的浪漫与魅力。
科技赋能,(2) 。在四川成都, 古蜀 VR大空间探索节目让游客瞬间穿越时空回到古蜀时期 身临市井街道聆听商贩叫卖声 与古蜀先民互动对话 在江苏南京,“大梦红楼”主题展上游客快速“入戏入梦”,与“曹雪芹”对月吟诗,与“贾宝玉”飞花传令;在陕西西安,文化创新打造其特有的城市IP,塑造其“国风国潮”的古都形象……这些城市不断创新数字智能服务新模式,解锁更多“科技+文旅”发展形式。
①未来,②文化传承和科技赋能的双轮驱动将更加强劲,③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会更加广泛,④让科技型企业、社会组织、非遗传承人之间的跨界合作将成为发展新态势。
1. 根据文段中拼音,正确书写括号里的词语。
A _____B. ____ C. _____
2. 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和文中画横线句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B.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C.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D.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3.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4. 下列标点符号依次填入文段 里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5.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 ①. ②.
③.
2. B 3. 示例:①又充满别样的科技感;②激活文旅新活力。 4. C 5.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蓬勃(péng bó):形容事物繁荣茂盛、充满活力;
沉浸(chén jìn):浸没在水中,多比喻潜心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驾驭(jià yù):驱使车马行进。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掌控。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判断。
文中画横线句为“前沿科技与传统民俗撞了个满怀”,这里将“前沿科技”和“传统民俗”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撞了个满怀”这一人的动作与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把“薄雾”比作“地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歌唱”“迎接”这些词语将“波浪”拟人化,赋予其人类的行为和情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横线句手法相同;
C.“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用“圆规”代指特定人物,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D.“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把花的颜色分别比作“火”“霞”“雪”,且三个比喻句结构相似、句式并列,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