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290字。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家国情怀,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历久弥新的情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是邓稼先在罗布泊大漠被风沙磨红的脸颊,是闻一多先生  ①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钻研《楚辞校补》时染墨的指尖,是红军战士攀登悬崖绝壁时爽lǎng(②)的笑声,是志愿军战士冲锋杀敌时高喊的口号。这份情怀穿越亘(③)古时空,在新时代迸发出宏大的回响,它是杨利伟惊心动魄的太空一日,是黄文秀  ④  ,是宇树科技自主创新的拼搏历程……这份情怀点燃每个奋斗者的赤诚之心,汇聚成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让华夏大地不断奏响震撼世界的时代强音!
  (1)在①处填写成语______;
  (2)②处正确的汉字是______;
  (3)③处“亘”字读______;
  (4)在④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话,使之成为一个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2. 同学们准备将苏轼和孙中山的两副对联张贴在教室里面,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为它们选出最恰当的下联(只填选项)(    )
  A.无益身心事莫为                                B.立志读尽人间书
  C.白首方悔读书迟                                D.甘面壁读十年书
  苏轼:发愤识遍天下字,______
  孙中山:愿乘风破万里浪,______
  3. 请从下列5个词语中挑选出与所给词语语法结构相同的一个,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鹤立鸡群    呕心沥血    沥尽心血    久久伫立    标致极了
  孝亲敬老:_____    传承家风:_____    妇孺皆知:_____
  4. 朗读《黄河颂》时,下列朗读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前一句要读得高亢紧促,后半句要读得低缓有力,从而体现黄河不同的形态特征。
  B.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重音放在“中原大地”,这样更能突显河水的力量。
  C.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语调深情悠长,突出文明的起源历史悠久。
  D.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两句之间稍作停顿,后一句语气更强烈,情感更饱满。
  5. 请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诗以言志,词以传情,“_______,关山度若飞”是巾帼英雄金戈铁马的壮志豪情,“当窗理云鬓,_______”是小家碧玉女儿情怀的温婉端庄。“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是生命尽情舒展的赞歌。“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是山行道中的欢悦和哲思。“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是郁郁不得志中不忘对国事的忧虑。“深林人不知,_______”自然的幽静是诗人遗世独立淡泊致远的心灵外化。可“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再悠扬的曲调也终难解离人思乡的愁绪。更何况“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回望长安,想到长路漫漫、亲人远隔,诗人不禁泪雨滂沱……真可谓:一曲一世界,一诗一人生。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暮》
  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6. 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暮春时节的典型景象,我们可以从______和______等词语看出。
  7. “青草池塘独听蛙”,一个“独”字所透露的情感和下面两句诗中的哪一句情感更为类似,请简单说说理由。
  A.“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        B.“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