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280字。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期末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 22 分)
请你围绕教材中多篇课文内容,阅读并完成有关任务。
修qì①一新的小屋前,驿路梨花香气四溢,处处开放,这是雷锋精神发扬光大的写照;记忆中花串稀零的紫藤萝,再见,却开得如此繁mì②,这是对生命的礼赞,引人xiá③想;而井冈山上傲然挺立的翠竹,在风雨中舒展身姿,那是革命者坚韧(A)不拔精神的象征;草原上毫不起眼的点点野花,也能将最纯真的快乐,带给被困地心世界的女孩……花与竹,无论俗艳挺拔,都是大自然深思熟虑、精雕细琢(B)的语言,诉说着生命的韧性与精神的光芒。
1.(3分)根据内容为①②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 ② ③
2.(2分)根据语境,为文中(A) (B)加点字写出正确的读音
A. B.
3.(2分)为画横线成语“深思熟虑”的“熟”选择正确释义( )
A.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B.食物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C.熟练; D.程度深
4.(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段中加点的 “却” “礼赞” “挺立”,词性分别是:副词、名词、动词。
B.“驿路梨花处处开放” 与 “紫藤萝开得繁密” 两句中, “处处开放”和“开得繁密”均为动补短语。
C.“精雕细琢的语言”“顽强地生长”“生命的礼赞” 三个短语结构相同,均为偏正短语。
D.文段中提及的《井冈翠竹》,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通过描写翠竹在革命岁月中的经历,象征革命者坚韧不拔的精神。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在那艰苦卓绝的年代,邓稼先毅然回国,投身科研事业,他隐姓埋名、默默奉献,那是对祖国的忠诚与担当;红军战士们翻越老山界,一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以坚定的意志克服陡峭山路的阻碍,这是革命意志坚定的彰显;而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虽身份低微,却有着一颗善良质朴的心的人,她为鲁迅买来《山海经》,给鲁迅带来了温暖与惊喜………这些人物和事迹,无论平凡伟大,都是语文课本中精心描绘的篇章,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与精神。
5.(4分)请根据文段内容,结合对联知识,从下面给出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对联补充完整。 (填写序号)
上联:邓稼先 ① ,隐姓埋名,尽显 ② ;
下联:阿长妈 ③ , ④ ,饱含深情暖人心
备选词语:A.翻山越岭B.毅然归国C.爱国志D.买书记情
6.(3分)请仿照文段中画线句的句式,结合七年级学过的课文,选取一个人物,完成仿写,要求体现人物与品质的关联。
7.(6分).根据知识积累,完成下面表格。
花中诗情 诗句 情思
① ,青草池塘处处蛙。杨万里《约客》 独处时的寂寞与友人爽约的怅惘
②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对和平生活的珍惜与回归女儿生活的喜悦
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声誉远扬,刚正不阿的品行
④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凭借生命力量而绽放自我
⑤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无私奉献、造福他人
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
西村》
二、阅读(48 分)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人民大学教授郭英剑:我想表达的一个观点是,以电子阅读、手机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化阅读,更多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阅读是否肤浅既取决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载体的不同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
②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有人说,数字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因而对此忧心忡忡。我以为, “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倘若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与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