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460字。
宁德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古代诗文名句。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广济苍生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
(2)《北冥有鱼》中用夸张手法展现大鹏振翅高飞的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转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蒹葭》以“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一个时空序列,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4)《马说》中体现千里马不幸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友人在岔路口分别,劝勉友人不要哭泣,可引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 水击三千里 ③. 白露未晞 ④. 白露未已 ⑤.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⑥. 骈死于槽枥之间 ⑦. 无为在歧路 ⑧. 儿女共沾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 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庇、寒、俱、颜、露、晞、露、祗、辱、奴、隶、骈、槽、枥。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建设“绿色宁德”,是闽东人民践行生态文明的必然 ① (jué)择。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和守护,如今闽东大地青山绿水,绿意盎然。屏南鸳鸯溪畔,瀑布 ② (diē)落深潭,( ),轻盈缥缈的水雾滋养森林,灵动水脉与葱笼绿意共同演 ③ (yì)人与自然的共生哲学。缘霍童溪而行,碧水倒映黛色山峦,古渡口的斑驳石阶( )着明清商船往来的踪迹。登周宁陈峭村而观,梯田叠翠,民居错落,村隐云间,令人( )。山脚下光伏电站与溪谷白鹭、田间农人相映成趣,勾勒出生态与发展并行的现代农业工程。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振聋发聩 追溯 登峰造极 B. 振聋发聩 追查 叹为观止
C. 震耳欲聋 追溯 叹为观止 D. 震耳欲聋 追查 登峰造极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但不得改变句子的原意。
【答案】(1)①抉 ②跌 ③绎 (2)C
(3)示例1:山脚下光伏电站与溪谷白鹭、田间农人相映成趣,勾勒出生态与发展并行的现代农业工程的蓝图(远景、画卷……)。
示例2:山脚下光伏电站与溪谷白鹭、田间农人相映成趣,勾勒出生态与发展并行的现代农业蓝图(远景、画卷……)。
示例3:山脚下光伏电站与溪谷白鹭、田间农人相映成趣,建造生态与发展并行的现代农业工程。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抉择:jué zé,挑选;选择。
跌落:diē luò ,(物体)往下掉。
演绎:yǎn yì,意思是铺陈、表现,比喻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由一般原理推演出个别情况下的结论。
注意使用楷体字作答。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振聋发聩:发出巨响,让耳聋的人也能听到,比喻唤醒糊涂麻木之人。通常用于形容言论、文章等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能让人警醒。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快要把耳朵震聋了,侧重于声音的强度大。在文中描述瀑布“( )落深潭”,这里强调的是瀑布落下时声音大,用“震耳欲聋”更合适;
第二空,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也指回顾过去的人和事。追查:根据事故发生的经过进行调查,着重在查找原因、追究责任。文中说古渡口的斑驳石阶“( )着明清商船往来的踪迹”,这里是要探寻过去商船往来的情况,用“追溯”恰当;
第三空,登峰造极:登上顶峰,指到达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艺等已达到最高的境界,多含褒义,但有时也用于贬义,指做坏事猖狂到了极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文中描述登周宁陈峭村而观到的美景“令人( )”,用“叹为观止”来表达对美景的赞美更合适;
故选C。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这句话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勾勒出”与“现代农业工程”不搭配,可将“现代农业工程”改为“一幅生态与发展并行的现代农业工程的美好画卷”。
3. 整本书阅读。
有的同学阅读名著时,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请结合以下任一名著,分享你运用阅读方法化解困难的成功经验,帮助他们读完整本书。
《经典常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案】示例:《经典常谈》这部作品涉及古籍,读起来比较艰涩。我首先浏览这本书的目录,选择《诗第十二》《文第十三》两篇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进行精读。于是对这本书产生兴趣,我顺畅地读完这本书。
示例: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我觉得这本书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我用摘抄和做笔记的方法,感受其精神内涵。我顺利地读完了这本书。
示例:如果你也读不了繁难的诗词歌赋,尝试先跳读吧。我喜欢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