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950字。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汇报:原创性的研究往往是高风险的研究。在科研人员的评价方面,如何建立更好的评价机制,让科研人员能心无旁骛、坐住坐稳“冷板凳”?
  张杰:确实,最具创新性的研究往往是高风险的研究。紧紧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当前,我们还需要在整个科研评价体系开启更多的改革。
  应该看到,在传统的以论文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下,一些科研人员会更倾向于做更容易发表论文的“自由探索”,即做“能发表论文的科研”。可以说,这种现象不仅在物理学,也在其他一些学科中发生。事实上,当科研人员都倾向于从事更容易发表论文的研究,这种急功近利的风气不仅给年轻人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也会有损学科和科研的健康发展。
  不过,也可以看到,我国的科技创新激励体系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比如,我所在的激光聚变联合研究团队中,有两位重要成员分别来自中科院物理所和上海交通大学,是我们8轮大型联合实验的实验诊断值班长。他们对于激光聚变实验诊断有着独到的理解和高超的技术,去年,他俩因为对激光聚变研究作出的实际科研贡献,而非因为发表论文,在各自的单位都晋升为研究员。又比如,我们项目中的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已有多名科研人员凭着实际科研贡献而不是简单的论文发表,获得了职称晋升。可以说,这样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对科研人员本身是一种激励,对更多年轻的科研人员和学生来说,也无疑带来正向的激励。
  因此,在大科学研究中,从长远来看,科研人员在从事重要科学问题的探索中可能取得进展甚至突破却不能发表更多论文,应该把这些贡献纳入实际的科研奖励和资助体系。
  文汇报:从科研管理的角度,您可否谈谈,如何更好引导青年科研人员沉下心做研究?
  张杰:对于青年科学家,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稳定的支持,不要过于干涉他们的自由探索。每谈到这个问题,总有人会举一些极端的例子来佐证基础研究需要10年、1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出成果。确实,基础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要甘坐“冷板凳”,但是在一个科研机构中,在氛围足够宽松、科研人员之间交流足够充分的情况下,六年基本足以判断某个研究的价值。
  在李政道研究所,我们已经聚集了一批世界级的科学家,还有一批充满梦想的青年科学家。每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进来之后,都会配备1-2名资深的科学家“辅导”。在我们设置的六年聘期中,通常只在第三年对他们的研究进行一次诊断性评估,给他们的研究提一些建议,青年科学家可以选择是否接受建议,直到第六年我们会对他们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的潜力进行最终评估。
  归根到底,我们需要给年轻人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同时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科学研究支持体系。
  (摘编自姜鹏、储舒婷《发挥大科学研究范式优势,争做更多科技领域领跑者》)
  材料二:
  作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端,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催生颠覆性创新,带来生产力的跨越式进步。无论从国家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考虑,还是从目前我国的现实需求出发,基础研究人才的评价都要更加强调“原创性”。
  人才评价指挥棒要想引导科研人员投身原始创新,必须辅以长周期、宽松的评价环境,使科技人才有相对自由探索、思考真正科学问题的时间。鼓励支持基础研究人才开展非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创性的研究往往是高风险的研究,如果仍以传统的评价体系来评价这些研究,这将对科研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B.李政道研究所只在第三年和第六年对研究进行评估,体现了他们科研环境的足够宽松和科研交流的足够充分。
  C.对基础研究人才的评价要更加强调“原创性”,是基于国家科技发展的阶段及目前我国的现实需求做出的考虑。
  D.国家应该营造宽松的创新文化环境,鼓励科研人员向未知的领域冒险、探索,并注重提升他们的综合创新能力。
  2.下列名言警句最适合作为标语悬挂在李政道研究所的一项是(   )
  A.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B.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C.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D.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3.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与观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恰当的一项是(   )
  原创性基础研究的理论特征
  维度 特征 概述与内涵
  思路性质 首创性 从0到1的首创性过程,并非简单的延长一个创新周期
  突破性 往往与当前科学领域内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框架不符
  颠覆性 对已有的论点或结果发起挑战
  创新路径 复杂性 需要不断的观察、联想、思考、质疑、分析、归纳、求证
  不连续性 表面上与之前的研究没有太大关联,可能是偶然发现的现象
  探索性 缺乏前人的研究信息和理论,对结果没有较强的把握
  不确定性 提出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结果、成功与否、何时完成均不确定
  产生成果 非共识性 短期内很难得到大多数人认可
  滞后性 需要依托后续的科技发展实践才能被验证,出现“延迟承认”
  A.原创性基础研究具有首创性、突破性、颠覆性,因此科研机构应对原有的科研人员的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完善。
  B.原创性基础研究在产出成果方面具有非共识性、滞后性,因此科研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冒险精神。
  C.原创性基础研究在创新路径方面具有不确定性、探索性,因此国家和科研单位应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D.原创性基础研究具有复杂性、不连续性的特点,因此应为科研人员创造独立探索的空间,让他们进行独立研究。
  4.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原始科研创新是如何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5.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如何做好人才评价机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剪辑错了的故事①
  茹志鹃
  周围的公社、大队,前后脚都放出了亩产一万二、一万三千斤的高产卫星。到处锣鼓喧天,捷报四传,参观的人群如云。甘木公社的甘书记深感有急起直追的必要,于是和一大队支书老韩做了三宿的工作,终于一大队也赶紧赶慢地筹备起来了。甘书记觉得,都到这时候了,要放就要有点气派,放一颗“特大的卫星”,亩产一万六千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