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70字。

  20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重点)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
  3.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重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重点)
  2.整体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难点)
  3.深入分析文章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之美。(重点)
  邀请函
  亲爱的同学们:
  苏州园林于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在如今的视频时代,想要更好地展示苏州园林的独特价值,宣传苏州园林的美景和设计,让全国各地的人都了解我们的园林之美,我部门拟拍摄一部苏州园林的宣传片。希望大家在学习了叶圣陶先生的说明文《苏州园林》后,以此文为依据,协助拍摄宣传片。期待你们的作品。
  苏州文旅局
  2025年7月1日
  让我们跟着叶圣陶先生一起领略园林奇妙画卷,完成宣传片拍摄吧!
  1.走近作者
  叶圣陶(1894-1988),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他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潘先生在难中》等。
  2.交流背景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足以说明苏州之美。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叶圣陶原籍江苏苏州,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略有删节。这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其目的是指导读者更好地鉴赏园林的图片,提高欣赏兴趣和审美能力。
  3.积累字词
  (1)读读写写
  竹竿(gān)     映(yìng)衬
  轩榭(xuān xiè)    因地制yí(宜)
  嶙峋(lín xún)  依傍(bàng)
  蔓(màn)延      自出心裁(cái)
  鉴(jiàn)赏    池沼(zhǎo)
  蔷薇(qiáng wēi)   重峦叠嶂(zhàng)
  丘壑(hè)    芭蕉(bā jiāo)
  斟酌(zhēn zhuó)  俯仰生zī(姿)
  (2)解释词语
  ①标本:文中指样本典范。
  ②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③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④败笔:写字中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泛指事情中做得不好的部分。
  ⑤嶙峋:枯瘦的样子。
  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⑦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