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90字。
第9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准确找出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景物、事件及人物形象的语句。
2.理解并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提高默读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通过参与情境学习任务,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分析景物描写、事件及人物形象的方法。
4.感受百草园的自然之美和童年生活的乐趣,了解旧时的学习和教师形象,培养对不同教育方式的理解与尊重。
【教学重点】
1.分析百草园的景物描写及其中蕴含的乐趣。
2.把握三味书屋的环境、学习生活及寿镜吾先生的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感,体会百草园生活与三味书屋生活的对比及其意义。
第一课时:探秘百草园,乐享童年趣
任务一:寻百草・绘自然画卷
任务二:拾童趣・悟童年滋味
第二课时:走进三味屋,解读师与生
任务三:探书屋・展旧时学风
任务四:析先生・品师者形象
2课时
第一课时 探秘百草园,乐享童年趣
新课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可能是一片充满欢乐的小树林,也可能是一个留下笑声的小角落。鲁迅也不例外,他的童年里有一个神奇的地方 —— 百草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去探寻百草园里的奥秘,看看那里有哪些有趣的事物吧!学校正在举办 “校园记忆珍藏展”,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也能为我们的展陈找到不少灵感呢!
探究新知
学校的 “校园记忆珍藏展”活动即将开始,但在活动任务正式开始前,我们需要做几个知识小展板,请从作家作品、字词积累方面完成展板制作。
【活动展板一:作家作品】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语言犀利精辟,如投枪,如匕首,被誉为“民族魂”。
代表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
【背景资料】
本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平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而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他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
文章最初发表在1926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上,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文章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中。
活动展板二:字词积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