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10字。

  13 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根据阅读提示和注释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重点)
  2.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重点)
  3.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重难点)
  4.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重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句,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重点)
  2.熟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重难点)
  故事导入:相传,南朝梁时期,吴均的好友朱元思久居官场,身心俱疲,吴均便写了这封信,把富春江的美景描述给他,想让他能暂忘烦恼。那富春江到底有怎样的魔力?让我们一起走进《与朱元思书》,探寻其中奥秘。
  1.走近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痒,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时人称为“吴均体”。主要作品有诗歌《山中杂诗》《答柳恽诗》,书信《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
  2.知识链接
  骈体文,是古代一种字句整齐、音韵铿锵、对仗工整、多用典故的文体。多数属于应用文。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
  【探究一】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
  (1)语气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突出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3)停顿节奏: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四字句一般以“二二”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骈散结合,朗朗上口)
  (4)全文朗读节奏划分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学生自主阅读,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不理解的字词句,达成共识。不能解决的,等待老师解决。
  4.小组提交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明确答案。
  5.重点字词句梳理。
  6.随堂检测。
  附:
  语法现象 例句及释义
  通假字 ①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一词多义 上
  直
  百
  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