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570个字。
九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如何与作文整合
温州实验中学 余晓琴
“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它把口语交际、写作和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整合在一起,有力地促进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服务。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属于语文学科的一种学习,它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组成语文学习的“四大板块”,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是体现“综合性学习”学科性质的关键。“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三者的顺序安排上,有两种方式:“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小综合)、“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大综合)。初一、初二的六单元是均分,“三大三小”。而初三却为“四小两大”,突出了写作。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间是什么关系?两者又是如何整合?
笔者认为,“综合性学习”与“写作”是同构共生的关系,“综合性学习”为“写作”提供了个性彰显、实现创造的思维空间,为“写作”积累了具有亲和力、个性、鲜活、开放的丰富的绿色资源。“写作”是“综合性学习”的一个可靠的依归平台,推动综合性学习更好地融入语文新课程。
这种同构共生的关系是与人教版实验教材写作基本理念不相违背的。
我国解放后,写作教学强调“为不同读者而写作”。“文革”时期是其极端化——社会大批判时期。近来,反思我国作文教学,学生只注重形式,“为不同读者而写作”演化为“为教师而写作”。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中作文教学目标更侧重于学生“为自己而写作”,多次出现这样的表述:“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深感到的呢绒”“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这些语句中反复出现的是“自己”,表达的出发点都是“自己”,可以说我国当前提倡的是“为自己而写作”,以取代“为老师而写作”的价值取向。写作是一个人的个性化行为。作文应该是“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在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见,新课改倡导提高语文素养,重视语言的积累,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生活”,说“诚实的话”,写出“个性”。作文的源泉之本,是学生的生活,学生对生活的独特的真实而真诚的体验。作文需要学生真实的生活,需要真情的流动。脱去作文浮华的外衣,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