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750字。
绝密★启用前
临夏州初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县/区、考点、考场、座号填写清楚。
2.答题请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学校开展“以和为贵”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和”与文化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①从已有的文献zhuī sù,“和”字最早见于金文,且其通假字“龢”也已见于甲骨文。“和”为形声字,②“从口禾声”(《说文》)。因此,“和”字在古代又写作“咊”。《说文•口部》对其解释为:“咊,相应也。”由此可见,“和”的基本义为“应声相和”。
(选自王育平、吴志杰《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探源》,有删改)
秦汉时期,中央政权就在河州设县、置州、建郡。“河州八坊”是历史上对河州城外南关一带回族聚居区的泛称。一千多年前,泱泱大唐以其高度的文明和开放的博大胸襟,吸引大食、波斯等国的商人及宗教人士不远万里fēn zhì tà lái,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彼此尊重、以和为贵,形成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历经千年,回族聚落人口越来越多,逐步形成了一个穆斯林聚居区( )八坊。
(选自《甘肃日报•八坊十三巷:走进时光记忆的深处》,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zhuī sù fēn zhì tà lái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
【泱泱】yāng yāng ①水势浩瀚的样子。②气魄宏大。③云起的样子。④借作怏怏。不快、不满的样子。
(《汉典》)
【甲】一千多年前,泱泱大唐以其高度的文明和开放的博大胸襟,吸引大食、波斯等国的商人……( )
【乙】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后人评价严子陵的话。(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画线句①中“从”“文献”“最”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名词、副词。
B. “秦汉时期”“河州八坊”“博大胸襟”“彼此尊重”四个短语类型完全相同。
C. 画线句②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括号内容表示出处,令人信服。
D. 语段二结尾括号内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破折号,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追溯(zhuī sù): 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形容人或事物连续不断地到来。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
【甲】句中“泱泱”修饰“大唐”,强调唐朝的文明高度与胸襟气度,对应“气魄宏大”,而非描述自然景象或情绪。故选②。
【乙】句中“江水泱泱”与“云山苍苍”对仗,均描述自然景观,“江水”明确指向水势,对应“水势浩瀚的样子”。故选①。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和修辞、标点。
B.“秦汉时期”中“秦汉”修饰“时期”,为偏正短语。“河州八
◆“和”与书画
2. 从下图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字,将正文内容用简化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不加标点)
3. 以画宣“和”。为如下图画配上宣传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和合共生,共存发展,共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B. 尊老爱幼,和谐家园,让爱的阳光普照心田。
C. 以和为贵,携手前行,共筑和谐社会的美好明天。
D. 和谐发展,共享美好,让全社会充满温馨与关爱。
◆“和”与交往
4.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从哲学意义上讲,________。“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仍然是社会发展的准则和目标,仍然是组建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平世界。
(1)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相同,是一致
B. “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是抽象的。内在的
C. “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和谐,是统一。“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
D. “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