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20字。
重庆市六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一)
根据材料和题目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材料一:
黄河安lán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①dàng yàng的青海湖、②wēi yí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材料二:
这些年,“生态文明”这个词走进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什么是生态文明呢?走进大自然,③yí wàng wú jì的天空,巍巍群山,④chéng bì的湖水,还有那⑤yōu jìng的树林里摇曳的花蕾,可爱的小⑥cì wei映入你的眼帘,这一切会让你内心充满喜悦,发出由衷地赞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多么美好啊!生态文明,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形式,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共生共荣的状态。
材料三:
我国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在2023年8月15日,我国确定了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无限可能,体现了我国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1. 请你根据拼音,将材料中的汉字正确、工整、美观地写在括号里。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 材料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花蕾(huā léi) B. 强调(qiáng diào) C. 迁徙(qiān xǐ) D. 提供(tí gōng)
3. 材料一中的“黄河安lán”的“lán”应该使用的汉字是( )
A. 婪:渴求而不知满足 B. 拦:不让通过,阻挡
C. 澜:大波浪,波浪 D. 岚:山里的雾气
4. 一提到黄河,同学们一起背诵跟描写黄河有关的古诗。有一位同学背诵错了,请你把它选出来( )
A.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B. 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
C. 王之涣的《凉州词》 D.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5. 阅读这些资料,我们对生态文明有了初步的了解。结合这份材料,下面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要保护自然,自然也一定会让人们生活美好。
B. 材料一这段话表达的观点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C.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形式。
D. 生态文明建设从确立首个生态日开始。
6. 一位同学用毛笔抄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同学们一看他的这幅作品,就说他学习书写的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柳体”字,因为“柳体”字具有( )的特点。
A. 结构趋于宽扁,风格方劲古朴,气势浑厚 B. 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
C. 笔画简省连带,不拘泥于规矩,自由奔放 D. 笔画粗细均匀,结构对称均衡,行笔圆润
(二)
7. 根据情境,填写诗词句。
诗词句中品不同。毛泽东同志用“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向我们传递战士们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这一哲理;苏轼用“谁道人生无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