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830字。
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考生先在答题卡上准确工整地填写本人姓名、准考证号;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
3、请在答题卡中题号对应的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损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随着等级社会的崩塌,人们的消费行为也被重塑了。神圣的等级制度不再用于指导消费,市场机制影响着商品传播的方式。这是一套流动的体系,人的消费活动不再取决于他生来优越与否,只取决于他拥有什么。贵族感不再是天定的,而成为一种阶级标志,可以被购买、被获得。这种转变表示着现代资产阶级对权力的夺取。这种新的社会模式下,阶级地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的地位依附于市场,随时可能升级或降级。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全都取决于别人的眼光。埃德蒙•戈布罗写道:“这个社会中的等级只是组织和阶级,不再是一种正式的、法定的等级制度,它不依靠法律,只依靠人们的看法。它仍是现实的,只是不固定也不绝对。”当下,所谓的成功就是“在别人的眼中显得成功”。在各种竞争中,地位的高低都取决于他人的看法,而他人的看法则取决于这个人的表象。所以资产阶级必须努力证明自己的财富,还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向他人展示。因此,商品和消费就显得愈发重要了。
让•鲍德里亚的“符号物”三部曲很好地介绍了商品的符号功能及其在我们社会中的作用。在众所周知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后,又出现了商品的符号价值这一新的概念。通过很多例子我们都可以发现,消费行为不能被简单地看作购买一件功能物品的行为,而是要看到其在社会化方面的作用,购买的物品当然具备一些功能,但同时也可以使它的主人进入某种角色。消费构成了一种“通用代码”,一种“定位系统”,展示了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因此,鲍德里亚意识到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消费对象的特征与拜物主义间的相似之处:“在商品背后隐含着的是生产关系的不透明性和劳动分工的现实性。不透明性使得人们无法掌握符号物真实的价值,于是只好由象征意义来决定它的交换逻辑。”在这种符号价值经济中,优势阶级控制了符号化的过程。因此,看似是人们选择着商品,商品给人们带来愉悦,但实际上这一切都服从着一种集体的社会逻辑,人并不是真的因为内在需求而消费,他们是被符号牵着鼻子走。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为了守住他所属的阶级,他必须遵守这门消费的法则。
符号价值经济也是建立在歧视上的,但这种歧视不是由固有的自然等级造成的,而是与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关,这种地位是暂时的,也是可变的。意识形态革命让人们相信,统治不是由上帝赋予的,那不过是被美化和合法化的功勋罢了。与贵族制的封闭不同,资产阶级的行列是开放的,社会地位的提升,看的是一个人的能力、才华和工作,每个人都可以因此成为资产阶级。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一个资产阶级懒散、无能或冒失,他就可能随时被市场抛弃。按照凡勃伦的说法,在资产阶级的自由神话中,财富就是“功绩本身”:这是一个自然而流动的社会体系,每个人的地位都是靠价值换来的。
在这种社会秩序下,每个人都有权通过“自我证明”来实现地位的提升。没有人天生优于其他人,所以人们要互相竞争、争取财产,这种通过竞争来实现平等的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刺激着符号之战的爆发,而符号物就是正在孕育中的消费社会的引擎。在阶级社会中,物质文化按照“同与不同”的双重机制发展。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必须抵抗来自阶级以外的压力,因此他们通过炫耀和展示一些难以模仿、难以接近的独特符号,把风格语法掌握在自己手里,为底层阶级设置障碍。
([法]安东尼•加卢佐《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有删改)
材料二:
泡泡玛特的崛起本质上是代际消费价值观变迁的一个缩影。作为数字原住民的Z世代(1995—2009年出生群体),在物质丰裕环境中成长的他们更倾向为“治愈感”“陪伴感”这样的情感价值买单。调研显示,58.7%的消费者将潮玩视为个性化表达载体。例如,LABUBU系列通过绒毛材质与“包挂化”设计,满足了年轻人“随时摸到、看到就安心”的即时治愈需求。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现代市场机制下,社会地位取决于他人的看法,这就使得通过消费来“证明”财富、展示成功变得日益重要。
B. 鲍德里亚认为,商品的符号价值已取代其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成为消费社会中决定商品交换逻辑的唯一因素。
C. 泡泡玛特的产品因融入情感慰藉与社交功能而成功,这标志着Z世代的消费已经脱离了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追求。
D. 泡泡玛特海外营收 激增,主要得益于其严格遵循了欧盟的指令,成功地保障了运营的合规性与风险的管控力。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一个人的消费行为仅仅是为了满足使用和交换的功能需求,那么他的消费行为就完全未被符号价值经济的逻辑渗透。
B. 为避免在符号化的消费竞争中跌落阶层,资产阶级必须持续通过消费来展示其难以被模仿的独特符号,以维护其社会地位。
C. 《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的出台强化了概率公示机制,这使得泡泡玛特等企业的潮玩产品对Z世代的吸引力大幅提升。
D. 只要消费者将潮玩视为情感寄托与社交载体,而非单纯的功能性玩具,泡泡玛特这类品牌就能实现市场价值的高速增长。
3. 以下现象,最能直接体现材料一中“商品 符号价值”及其作为“定位系统”作用的一项是( )
A. LABUBU隐藏款抽中概率仅为0.69%,在二手市场溢价数十倍,从99元炒至3000元。
B. 泡泡玛特会员体系(4600万用户)通过积分等级、限定品兑换权,构建“玩家段位”。
C. 蕾哈娜、Lisa等明星展示LABUBU挂饰,用户分享拆盒过程,视频播放量超10亿次。
D. 89.2% Z世代消费者将潮玩视为“精神陪伴品”,通过触觉体验获得即时情绪安抚。
4.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涉及“消费”现象,但论述重心和写作目的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材料二中泡泡玛特通过“隐藏款机制”“会员体系”“与艺术家联名”等举措成功打造了新消费领域 标杆案例。请选择其中的两种举措,运用材料一的相关理论,简要分析其有效驱动消费的原因。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八千岁
汪曾祺
他是靠八千钱起家的,所以大家背后叫他八千岁。如果他不是一年到头穿了那样一身衣裳,也许大家就不会叫他八千岁了。他总是一身老蓝布,年复一年。有些地方已经洗得露了白色,打了许多补丁。长度一律离脚面一尺。八千岁有八千岁的道理,衣取蔽体,下面的一截没有用处,要那么长干什么?
八千岁开米店。店堂里一块竖匾:“食为民天”。竖匾两侧,贴着两个字条,“僧道无缘,概不做保”。和尚来化缘,一看“僧道无缘”四个字,也就很知趣地走开了。不但僧道无缘,连叫花子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