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10字。
吉林省长春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本题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阅读精典,就是和文学作品心灵对话:《藤野先生》中鲁迅笔下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除下帽来,“油光可鉴”。他对此深恶痛绝,便来到仙台学医,但(nì) 名信事件和看时事片时的喝彩声打碎了鲁迅的学医救国梦 □ 他毅然拿起笔同反动势力进行着毫不妥协的斗争 □ 不辍劳作、宽厚仁慈的朱德母亲让人感动,目光犀利的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②为镭殚精竭虑的居里夫妇给我们极大的振撼。
1.(2分)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不辍劳作 ( ) nì( )名
2.(2分)选文中画直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 拟人 B.夸张 比喻
C.夸张 夸张 D.拟人 拟人
3.(2分)选文画曲线句子的词语中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正 ② 改正
4.(2分)选文两“□”处应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逗号 分号 B.顿号 句号 C.逗号 逗号 D.逗号 句号
5.(本题7分)名篇名句默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1) ”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2) ”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3)“ ,江入大荒流”是磅礴水势冲击荒原的长江之美;(4)“ ,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然览物之情,各有异同。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5)“ ?松柏有本性”的赞叹;面对叶绿花盛的奇树,作者抒发的是“此物何足贵?(6) ”的怀人之思;面对流离失所的难民,狐兔出没的荒芜家园,曹植发出“柴门何萧条,(7) ”的悲叹。
二、阅读(47分)
(一)(本题14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材料二:
答虞中书书
陶弘景
栖六翮於荆枝①,望绮云於青汉者,有日于兹②矣;而春华来被,草石开鲜,辞动情端,志交衿曲③,信知邻德之谈,无虚往牍④。野人幸得托形崇阜⑤,息影长林,每对月流叹,临风轸慨、徒事累可豁,而发容难待。傥遇知己,相与共忧。朅⑥来虞公,兹焉可迈,何为栖栖,空劳效缶,迨及暇日⑦,有事还童,不亦皎洁当年,而无忸⑧前修也。
(有删改)
【注释】①六翮(hé):指鸟。荆枝:紫荆树枝。②兹:此。③衿曲:内心。④往牍:往昔的典籍。⑤崇阜(fù):高冈;高丘。⑥朅(qiè):句首助词。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