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22850字。
9月阶段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9月阶段测评
高三语文
2025年9月
班级姓名 考号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150分)
提示:试卷答案请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去北京看“万圣”,去南京找“先锋”,去上海看“季风”,去杭州找“枫林晚”,去广州看“学而优”,去台北逛“诚品”……好的书店被认为是城市的文化地标,但越来越多的书店正消失在城市的地图中。
在实体书店萧条的同时,网上图书销售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当当、卓越等网络书店凭借着在搜索、价格等方面的优势对实体书店构成了很大冲击。苏宁易购的图书频道正式上线后,号称图书种类有60万种。而以家电发家的京东商城早在2010年底就开始卖书,在促销期间,京东图书音像日销售额的发展带来电商的繁荣,电商借助完善的物流体系、便捷的支付方式和优惠的价格,不断挤压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并在近几年成为推动图书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同时,电子图书对阅读习惯的改变加重了实体书店的萧条。《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连续10年上升,从2008年的24.5%到2018年的76.2%。数字出版物的高存储量、便于携带等特质及日渐完善的终端服务,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尽管不利的环境给实体书店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但其自身创新服务理念的滞后才是问题的关键。在消费需求升级时,人们对书店更高的品质要求与其陈旧的经营理念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这样的局面与其说是外部环境的挤压,不如说是自身经营思路停滞不前、创新乏力的结果。
(取材于范新坤、陈梓的文章 )
材料二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实体书店迎来新一轮的转型与发展,逐渐探索“书店+咖啡”“书店+文创”“书店+艺术”等复合式经营模式。许多书商走进商业购物中心开设新店,演绎出不同于传统书店的新业态。
2019年北京持续推进全市实体书店建设,市级财政将投入1亿元扶持200家实体书店,同时在全市加快书香驿站等阅读空间的建设。在政府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书店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实体书店衰落原因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电商的价格优势。
B. 数字化阅读的冲击。
C. 人们拒绝纸质阅读。
D. 高品质服务的缺乏。
2.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实体书店的转型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从传统模式向“书店+”的新商业模式转变。
B. 从图书内容服务逐渐转变为购物体验服务。
C. 从单一购书场所向多元体验增值服务转变。
D. 从以盈利为目的转变为营造综合文化空间。
3. 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实体书店转型升级需要政府的支持。
B. 书店的多元增值服务主要是面向年轻人。
C. 占领城市中心成为书店发展的共同决策。
D. 三里屯书店生态圈是商业和文化的融合。
4.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地段、设计、装潢可以构成书店的灵魂。
B. 海明威等人是莎士比亚书店的灵魂源泉。
C. 24小时营业的书店灯光夺目却没有灵魂。
D. 书店的灵魂既要有硬件也要有精神滋养。
5. 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对实体书店转型的建议。
【解析】
【导语】这三则材料围绕实体书店的困境与转型展开,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书店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之道。材料一分析实体书店衰落的外部冲击与内部滞后;材料二展现政策扶持下书店的复合经营与文化空间转型;材料三则强调书店灵魂的塑造,提出精神滋养的重要性。整体呈现了实体书店从传统零售向文化体验空间转变的趋势,既有现实挑战的剖析,也有创新路径的探索,体现了商业与文化的融合思考。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C.“人们拒绝纸质阅读”于文无据,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电子图书对阅读习惯的改变加重了实体书店的萧条”“在消费需求升级时,人们对书店更高的品质要求与其陈旧的经营理念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还是有很多人喜欢阅读纸质书籍。
故选C。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安定先生胡瑗,字翼之,世居安定,流寓陵州。少以圣贤自期许,专意经学,兼通音律之法,以经术教授吴中。范文正爱而敬之,聘为苏州教授,诸子从学焉。景祐初,更定雅乐,文正荐之,以白衣对崇政殿,授秘书省校书郎,历丹州军事推官、保宁节度推官,后治湖州学。
庆历中,天子诏下苏、湖,取先生之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