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9890字。

  2026届高三年级统一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从1997年计算机程序“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到2016年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狗”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在这大约20年间,人们对人工智能在特定领域中是否能够超越人类自身的智力进行了大量争论。近两年来,随着CHAT-GPT等通用模型及一些专用模型的涌现,如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怎样应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等,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渗透并引领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去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更能深刻体会到“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不断发展。
  理解“人工智能+”的内涵,就需要认识技术革命的经济周期特征和叠加效应,这分别构成了“人工智能+”的宏观基础和微观基础。工业化以来,每次技术革命都带动经济发展形成一次波动,波动周期约50年,波动的上半期表现为所对应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和规模扩张,波动的下半期表现为该新兴产业的成熟和新技术对其他已有产业的渗透改造。人工智能是本轮技术经济周期中的引领性技术,“人工智能+”正是体现出下半期技术与各个产业深度融合的特征。
  人工智能的叠加效应,既体现为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例如,基于文本、音频、图像的生成式智能模拟可以集成为多模态大模型,也体现为与其他新兴技术的集成,例如,与虚拟技术叠加可创造出“数字人”,与机械制造技术叠加则创造出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等智能体。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可为人工智能提供无限数据,无线传输技术、核聚变技术可为人工智能提供无限动力。这种叠加效应,是不同技术及其产业间的相互赋能,是未来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微观基础。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着新的十字路口。从科技角度看,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两大奖项与人工智能研究相关,表明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上的作用越发显著。从经济角度看,智能产品不断创新,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各种工业大模型、自动驾驶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智能载运工具等领域成为新的“蓝海”,每一个领域都将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带动经济增长。从集群角度看,物理空间内无人的、自主运行的智能科学城、智能制造区在不远的将来有望成为现实。从国际关系角度看,人工智能成为技术经济竞争和国家战略安全的焦点,世界主要国家围绕人工智能的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同时,人工智能治理成为关键,因为人工智能自主性的提高将大规模放大其影响,治理不及时将引发失控危机。
  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良好基础。把握“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需要相关部门在战略规划、科研投资、人才培养等方面更加重视前瞻布局,而成效则主要体现在领军企业、新兴企业是否能够发挥主早作用。同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是人工智能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向善,把人机协调贯穿始终,促进人类智能、离身智能、具身智能相互协调。
  (摘选自《经济日报《“人工智能+”应当怎么加》)
  材料二:
  钢铁厂的转炉被装上“火眼金睛”、医院的AI助手开始“履职”、车间的AI“质检员”实现精准质量把控……记者近日在多地走访发现,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产业变革正加速推进,他们将AI的种子深植于千行百业。
  AI应用新场景不断涌现。在广西钢铁炼钢厂内,“AI炼钢”让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早年间,工人们需凭经验“望火断钢”,判断结果受个人经验影响较大,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今,通过各类探头和AI算法,可以实时捕捉并解析火焰颜色、形状、亮度等信息,精准指导投料与生产。
  “我们把人工经验‘翻译’成数字语言,在AI的帮助下,不仅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引领各行各业的发展,“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B.技术革命的经济周期特征构成“人工智能+”的宏观基础,叠加效应构成“人工智能+”的微观基础。
  C.每次技术革命都带动经济发展形成一次波动,人工智能是本轮技术经济周期中的引领性技术。
  D.人工智能的叠加效应,既体现为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也体现为与其他新兴技术的集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围棋程序战胜围棋世界冠军,说明人工智能在这一领域已经超越人类自身的智力。
  B.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围绕人工智能的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所以人工智能治理成为关键。
  C.“AI炼钢”可以减少误判和提升生产效率,说明人工智能已经深度嵌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D.医院AI助手“履职”等新场景的出现,说明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产业变革正加速推进。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一第五段观点的一项是(    )
  A.上春晚扭秧歌、街头漫步、进厂“打螺丝”……人形机器人近来频繁亮相,产业关注度不断提升,人形机器人迈入发展快车道。
  B.近日,某知名医络视频中“被带货”,实则为AI(人工智能)合成视频,这件事引发公众对AI造假风险的担忧。
  C.不久前,有人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仿造了知名女歌手泰勒的声音和形象来为商品进行推广,让消费者误以为这是泰勒代言的商品。
  D.在“芙蓉文学双年榜”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认为,面对AI这个“超级学霸”,作家要保持独特的文学表达,摆脱陈词滥调的写作。
  4.结合文本简要梳理材料一关于“人工智能+”的行文思路。
  5.结合材料一中关于技术革命经济周期特征和叠加效应的理论,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人工智能+”在多个行业中的引领性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跋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