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510字。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富锦市第五中学、第六中学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测试卷
满分120分,限时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要塞(sài) 悄然(qiāo) 桅竿 眼花瞭乱
B. 镌刻(juàn) 佃农(diàn) 私塾 任老任怨
C. 诘责(jí) 畸形(jī) 劳禄 为富不仁
D. 杀戮(lù) 悼念(dào) 初衷 振聋发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悄然(qiāo)——qiǎo,桅竿——桅杆,眼花瞭乱——眼花缭乱;
B.镌刻(juàn)——juān,任老任怨——任劳任怨;
C.诘责(jí)——jié,劳禄——劳碌;
故选D。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着惊海天》以细腻笔触对航母着舰过程进行刻画,描写栩栩如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B. 藤野先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毫无民族偏见,他的高尚师德令人由衷钦佩。
C. 母亲一生不辞辛劳,为家庭默默奉献,她的坚韧与付出成为子女成长的精神支柱。
D. 这篇赛事新闻因时效性缺失,如今读来如同嚼蜡,难以吸引读者目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此处用于描写新闻报道,用错对象,可改为“细致入微”;
B.一视同仁:不分厚薄,同样看待。句中形容藤野先生对待学生的态度,使用正确;
C.不辞辛劳:意思是不怕劳苦,努力做事。句中形容母亲一生不怕劳苦,一直劳作。使用正确;
D.如同嚼蜡:形容事物或语言平淡无味,缺乏趣味和吸引力。句中形容这一赛事新闻语言平淡无味,缺少趣味性。使用正确;
故选A。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国行公祭》这篇文章,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铭记历史、维护和平 重要意义。
B. 新闻写作必须遵循真实、准确的准则,切忌不能编造虚假信息或过度夸大事实。
C. 《回忆我的母亲》用质朴的语言,抒发了朱德对母亲深切的敬爱与怀念之情。
D. 为提升新闻采访能力,我们要学习提问技巧、积累采访经验和采访工具。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通过” 或 “让”;
B.否定不当,可删去“切忌”或“不能”,或将“切忌”改为“切记”;
D.搭配不当,“积累”不能和“采访工具”搭配,可将“和”改为“并购置”;
故选C。
4. 关于新闻知识,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构成,其中导语起着概括主要内容的关键作用。
B.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通过详细列举获奖者信息与颁奖背景,有力展现新闻的准确性。
C. 新闻特写侧重于细节描写,如《飞天凌空》生动描绘跳水运动员的精彩瞬间。
D. 开展新闻采访前,只需准备好采访提纲和明确目的,无需考虑采访对象的身份背景。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新闻采访前,记者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背景调查,了解其基本信息、职业经历、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情况。这样能够帮助记者更好地把握采访的焦点,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本项中“无需考虑采访对象的身份背景”表述错误;
故选D。
5. 古诗文默写
①老骥伏枥,________ (曹操《龟虽寿》)
②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③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烽火连三月,_________。(杜甫《春望》)
⑤杜牧在《赤壁》中借历史事件表达机遇重要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⑥《与朱元思书》中以比喻手法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志在千里 ②. 晴川历历汉阳树 ③. 乱花渐欲迷人眼 ④. 家书抵万金 ⑤. 东风不与周郎便 ⑥.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⑦. 急湍甚箭 ⑧. 猛浪若奔
【解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