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60字。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一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①2021年,北京时间8月5日下午,全红婵神色淡定,走向十米跳台。她知道,这是世界跳水界最高跳台,这个跳台有着“世界屋脊”般的高度。
“向前翻腾3周半屈体。”②全红婵凌空一跃,翻腾,入水,动作干净利落,如行云流水。全红婵第一跳就(扼 遏)住了命运的水花。
又轮到全红婵上场了,③这位来自湛江迈合村的姑娘异常镇定,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沉着冷静。只见全红婵轻舒双臂,轻抬双手,轻舞身姿,接着“冲天一跃”,飞向碧空。她表现得十分出色,可谓(甲)。整个过程中,她足尖(乙),动作标准(丙),又不拘束,显得(丁)。那一瞬间,她那轻盈的身姿犹如灵燕一般,自由轻盈地飞舞。
熏风吹过,全红婵双手抱腿把自己卷成一个球,急速翻腾旋转,动作(急 疾)如流星,快如闪电,让人看不清她的脸,只见一个灵妙的身躯在空中飘飞。还没等“水精灵”开口,她已经将双肩打开,脖子拉长,腰杆挺起,然后将手指、脚趾绷直,绷成一条直线,笔直笔直地插入水中,“哧”的一声,池面只溅起一丝水花……
“啊,水花消失术!”现场爆发雷鸣般的掌声。跃起似鸿飞,________。
④全红婵史诗级一跳惊艳世界,震撼东京。现场七位裁判齐刷刷给出满分。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 )
A.jí 扼 急 gǎn
B.jí 遏 疾 gān
C.jǐ 扼 疾 gǎn
D.jǐ 遏 急 gān
(2)文段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的( )
A.巧妙绝伦 伸直 熟练 从容不迫
B.无与伦比 绷直 娴熟 从容不迫
C.无与伦比 伸直 熟练 悠然自得
D.巧妙绝伦 绷直 娴熟 悠然自得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不恰当的一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请你联系上下文,在最后一段的横线处补写对偶句。
2.小齐拟为几本名著的封面配一句话,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配对。
《骆驼祥子》①不能治国安天下,妄称男儿大丈夫。
《水浒传》②所谓终成正果,只不过比别人多了无数的负累而已。
《西游记》③有些人仅仅为了活着,就花光了所有的力气。
3.读贵有法。
请根据阅读积累,把表格补充完整。
书名/方法 《① 》
检索信息 人物:②
检索行踪:渭州——五台山——瓦罐寺——野猪林——二龙山——六和寺
圈点批注 圈点:
【甲】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
【乙】金老开了房门,便道:“……里面请坐。”“坐甚么!你去便去,等甚么!” 批注人物性格:③
参看点评 点评:“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金圣叹) 从原著中找一处能表现人物“精细”的情节:④
4.小鲁收集了家乡奋斗者的资料,制作成了ABCD四块展板,其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焦裕禄,1922年出生于山东淄博博山县,被誉为“人民的好公仆”。他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广大干部树立了榜样。他的一生,是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一生。
B.朱彦夫,1933年生,山东沂源人,一级伤残军人。他担任西里镇张家泉村村支书的25年时间里,为了村民的富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千方百计发展农业,最终扭转了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
C.李振华,1937年生,江苏省南京市人。这位风雨老人现身沂蒙山区半个多世纪,从青丝到白发,从青春到耄耋,一心向教,矢志不渝,为沂源县的教育奉献了一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教育家精神。
D.李振声,1931出生,遗传学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谨小慎微,潜心研究,成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5.为传承好我国的诗词文化,同学们分享着自己的积累和感悟。请你根据语境,和同学一起补充完整下面的内容。
小齐:从古诗中,我经常发现激励人奋进的语句,如曹操《龟虽寿》中的“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让人感受到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而刘桢的《赠从弟(其二)》中“ ?
”在一问一答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品格,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予了无限期望。
小鲁:从古诗中,我还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