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560字。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1. 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1)“和”为会意字。《说文》曰:“和,相应也”,其本义为:呼应,应和。《尔雅》载“和,谐也。”中“和”义则引申为:______。
(2)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班级活动拟定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3)请把你在上题任务中设计 宣传标语,工整地书写在下面。
(3)班级是我家,和谐靠大家!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理解。
《说文解字》从字源角度解释“和”的本义是“呼应、应和”(如声音相和),而《尔雅》作为训诂学经典,进一步扩展了“和”的涵义。“谐”指协调、融洽,强调不同事物间相互调和的状态。因此,“和”由具体的“应和”引申为更抽象的“和谐”,体现了从动作到状态、从具体到抽象的语义发展。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宣传标语。要求为“以和为贵”语文实践活动拟写宣传标语,需把握以下要点:
2. 阅读下列文段,阐述你对“和”之义的发现。
【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国语•郑语》
【乙】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省心录》
【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丁】协和万邦、和平发展、和平崛起、和谐世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战争,倡导和平。
我的发现:______
3. 请将下面词语填在相应空格内。(填写序号即可)
世界不同文明应包容互鉴,促进世界各国 ______发展,______相处,______共赢。
A.和谐 B.和平 C.合作
4. 古诗文往往承载着丰厚的民族精神文化,请完成下列有关“和”文化古诗文名句填写。
“以和为贵”是《论语》中“①______,不亦君子乎?”的宽以待人;是《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往来翕忽,②______”的共生和谐;是《大道之行也》中“选贤与能,③______”的和平安宁。
5. 为帮助同学介绍“和”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请选出不符合要求的两项。(写出序号即可)
①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和谐”。
②蔺相如受命带和氏璧去秦国换15座城池,他见秦王没有诚意,可和氏璧已经在秦王手里,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和氏璧完好回归赵国。
③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
④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⑤人们拜年时互道“大吉大利”。
⑥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我的选择是: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