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4890字。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2025-2026学年领航高中联盟一轮复习阶段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绘画一直在色与墨的此消彼长中不断演进。文人绘画重情、重理、重神韵的审美观念.同样贯彻于传统人物画设色之中。“随类赋彩”的设色理念除了强化人物、场景等的固有色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把握整体色调与人物心境及场景氛围的关系。     唐代之前的人物画多呈现水墨与色彩并用的形式,以墨线塑形,敷以颜色,墨与色处于同等地位。如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中,人物、山石、树木以高古游丝描勾勒而少皴,设色上注重以白色或青色服饰衬托暖色衣着,凸显人物的不同身份,使之在全卷浅灰绿色的基调中格外醒目。唐代王维“水墨之变”的理念倡导和吴道子“融水墨于人物”的技法革新,将绘画由宫廷装饰与道释叙事转变为个人情境的外化。王维提出“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逐渐提升了水墨的地位。墨色在传统水墨形式中摆脱了色彩的简单含义,强调主观意义上的合理性,“墨分五色”逐渐成为传统文人画特定的形式语言。随着技术的改进,墨锭与生纸更能抒发文人的心性,尤其在宋元时期,由于文人画的兴盛,传统人物画“墨色并重”的观念逐渐被崇尚水墨的审美所取代。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将人物五官的刻画压缩至极小的空间,大面积的墨色挥洒烘托出人物胸、腹结构的留白,描绘出一位低眉敛目、似醒非醒、憨态可掬的仙人形象。作品中单色水墨的样式替代了唐人明色彩的格局。至明清之际陈洪造型古雅的人物画《右军笼鵝图》《扑蝶仕女图》,以及任伯年的肖像画《酸寒尉像》《蕉荫纳凉图》,均不再以绚丽的视觉审美作为表现诉求,人物画画家逐渐在水墨世界中找到情境表达的无穷乐趣,以墨色抒发心境。     千年的笔墨发展使中国画独树于世界艺术之林,但在创作中也容易形成趋同的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艺术理念的更迭,今天的艺术家的审美取向在追求意境营造的同时,也追求蕴含丰富笔意的设色形式和彰显个人心境的设色体系的构建。在“墨色之辨”的总体视域下,当代写意人物画设色语言的实践并非注重真实对象的光影关系和色彩变化,而是关注对象身份、神情及所处环境与画者内心感受的交融。创作者利用中国画颜料自身的单纯性,将水墨的运用作为色彩表现的基础,依靠色与墨的交融和对比,在不同意境、不同色调的表现中展现其丰富性。
  (摘编自刘艳辉《色墨流转意写神韵》,有删改)
  材料二: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墨法在书法中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行书和草书之中。“墨分五色”的概念最早出自于国画,也在国画领域被大家熟知,然而书法中也讲求“墨分五色”。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人物画设色与文人绘画在一应审美观念上殊途同归,都在色与墨的此消彼长中不断演进。   B.王维提升了水墨的地位,宋元时期崇尚水墨的审美,“墨分五色”逐渐成为传统文人画特定的形式语言。   C.书法中的“墨分五色”是起源于中国水墨画的国画技法,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明确提出书画中“墨分五色”的观点。   D.“入木三分”“浓墨宰相”“淡墨探花”“渴笔”,这些词语形象生动又精妙准确地概括了不同的墨色。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人物画中色与墨的关系在此消彼长中演进,最终画家在水墨世界中找到了情境表达的乐趣,但并未完全排斥色彩的运用。
  B.中国画在对色与墨的不断探求中发展出独树一帜的艺术,但也因趋同和因袭而影响了今天艺术家设色体系的构建。   C.书法的“墨分五色”跟用墨时的水量有直接关系,但不同墨色呈现的浓淡枯湿的效果却没有绝对界限。   D.君子“善假于物”,传统人物画画家和书法家都善于借助墨的浓淡色彩,这造就了中国书画独特的水墨审美观。 3.根据材料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8个字。(3分)     国画大师潘天寿在用墨方面很有见地。他曾言:“吾国绘画,自古以来,每以五色兼施,故曰丹青。唐宋以来,     ①      ,以墨为绘画之主色。墨以黑而有光彩者为贵。用墨之要点有二:一是研墨要浓,二是     ②     。以清水净笔,蘸浓墨调用,即无灰暗无彩之弊病,老手之善于用宿墨者,尤致意及之。用墨难在     ③      之变,枯焦而能华滋,润湿而不漫漶(模糊不清),即得用墨之要诀矣。” 4.根据材料内容,请从下图中任选两张图片判断其墨色,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5.两则材料均提及“墨分五色”。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墨分五色”在传统绘画与书法中的内涵及作用有何异同。(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暮色 沈石溪
  鹅毛大雪一连下了好几天,日曲卡山麓一片白茫茫。雪山草原堪称一流的狩猎部落埃蒂斯红豺群遭遇了生存危机。苍天有眼,它们绝处逢生,豺群黄昏时经过猛犸崖,突然发现了这个位于石片背后的野猪窝——雪帘洞。
  这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形,根本无法发挥豺的群体优势。每次只容得下一只豺钻进洞口去噬咬,而母野猪凭着嘴里锐利的獠牙,敢和豹子周旋,又有的是憨力气,卧在石缝里以逸待劳,也不怕豺群搞什么车轮战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