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820字。

  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地区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抬头望天,谁能想象头顶宁静的太空,或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场”?据欧洲航天局数据,截至2025年7月23日,地球轨道上所有航天物体的总质量已超过14500吨。据统计模型估算,在轨物体中大于10厘米的空间物体有54000个,1厘米至10厘米的空间碎片物体约有120万个,在1毫米至1厘米之间的空间碎片物体约有1.4亿个。
  空间碎片主要源于人类自身的航天活动,包括废弃卫星和火箭残骸,卫星自爆、解体或者高速碰撞导致的碎片,反卫星试验和火箭发射残渣等。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高级专家龚自正表示:“空间碎片的数量正逐年递增,已对航天器在轨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空间碎片最直接的危害来自高速碰撞。龚自正表示,在近地轨道上,空间碎片与航天器的平均撞击速度为10公里/秒,这么高的撞击速度,现有航天材料难以“扛得住”。一个厘米级的碎片看似不起眼,却足以摧毁整颗卫星;甚至毫米级的碎片,也能让卫星彻底瘫痪。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表示,即使撞击没能使航天器破碎,但产生的层裂、绝缘击穿、泄露和变形也会降低航天器的性能或导致航天器部分甚至整体失效。即便航天器本体充分考虑了对空间碎片的防护,但也无法为暴露在外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讯天线等装置筑起“铁壁铜墙”。
  比起单次撞击的火花,更大的危险还来自碰撞产生的大量新碎片。这些新的碎片,可能会形成更多新的撞击,如多米诺骨牌般引发连锁反应。1978年,美国科学家唐纳德•J•凯斯勒提出过一种理论假设,当近地轨道上的物体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碰撞产生的碎片将引发连锁碰撞,新碎片继续碰撞其他物体,最终导致轨道上布满碎片。
  学术界的共识是,一旦“凯斯勒灾难”发生,轨道将如“垃圾场”般瘫痪,人类数百年内将无法探索太空或利用卫星,“星辰大海”的梦想也将被锁死。“‘凯斯勒灾难’发生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增高。”龚自正表示,从2021年开始,人类进入空间轨位和频率资源争夺加剧的时代,航天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
  如今,太空卫星技术已深度嵌入全球公众日常生活,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支柱。以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例,这一依赖卫星网络的导航工具不仅指导亿万民众的日常出行、物流运输,还支撑导弹防御系统运行。中国的风云气象卫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实时监测大气和灾害,提供精准天气数据,用于风暴预警、农业生产和气候变化应对,已为121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支持,帮助减少灾害损失。
  “保障外太空活动的长期可持续性,关系到全人类的共同命运。空间碎片的威胁具有普遍性,它不分国界、不分你我。”龚自正用玻璃房子来打比方:“在外太空制造垃圾,就如同在玻璃房子里互相扔石头,最终这些碎片会威胁到每一个人,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幸免。”因此,对于空间碎片的治理,龚自正表示,这不只是简单的“清扫太空垃圾”或“减少碰撞”的技术层面的事,其本质是在捍卫人类文明的未来与持续发展的权利。
  治理空间碎片,在技术层面的挑战并非无法应对。龚自正指出,全球在碎片监测、预警、防护和主动清理等技术上已有相当深厚的积累。在预警方面,欧洲航天局2025年《太空环境报告》披露,已通过全球监视网络实时跟踪约4万个轨道物体,预警潜在碰撞,帮助卫星及时“闪躲”。而早在2005年3月初,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就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2015年6月,国家航天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太空碎片威胁已十分严峻,地球轨道上1厘米至10厘米的空间碎片超过一百万个,1厘米以下的空间碎片数量则更为庞大。
  B. 空间碎片的高速碰撞是最大的危害,空间碎片与航天器的平均撞击速度高达10公里/秒,这种速度下,毫米级碎片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C. 即使航天器本体可以做好碎片防护,但其暴露在外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讯天线等装置仍易受到空间碎片的撞击,进而影响航天器的性能。
  D. 龚自正以“在玻璃房子里互相扔石头”为喻,生动揭示了人类面对空间碎片威胁的无一幸免性,强调了空间碎片治理责任的全球性。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空间碎片数量逐年递增的根本原因是反卫星试验和火箭发射残渣的持续增加,这对航天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B. 航天器被空间碎片撞击后,即便未破碎,也会因层裂、绝缘击穿等问题降低性能,这种损伤必然导致整体失效。
  C. 人类对空间轨位和频率资源的争夺加剧致使“凯斯勒灾难”风险升高,航天活动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
  D. 如果各国能进一步突破碎片监测、预警和防护的技术难题,并主动清理,那么空间碎片问题可以得到彻底解决。
  3.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用问句引人深思,并用具体数据直观呈现太空垃圾问题 严重性,瞬间抓住读者。
  B. 文章多处引用龚自正院士的言论,同时引述欧洲航天局的报告等,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
  C. 文章指出空间碎片主要源于人类自身的航天活动,强调了人类对太空资源的过度挖掘。
  D. 文章引述“凯斯勒灾难”这一理论假设,将危害提升到关乎人类未来的层面,极具警示效果。
  4.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空间碎片治理难的原因。
  5. 文章结尾说“中国正加速向航天强国跃升,理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推动国际空间碎片治理合作”,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中国推动国际空间碎片治理合作的可行性。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爷爷的抗战和羊
  刘建超
  爷爷说他走了三天两夜,翻了五道岭七道沟,终于找到了八路军队伍。
  爷爷跟队长说:“俺要当兵,俺要扛枪,俺要杀鬼子,俺要为被鬼子杀害的父母报仇。”
  队长收下了爷爷,交给了他一把鞭子,让他跟大老李去放羊。爷爷不干,摔了鞭子,拧着脖子说:“俺要杀鬼子,俺不是来放羊的。俺在家里就会放羊,干嘛还跑到队伍上来放羊?”
  队长说:“看看你,个头还没有‘三八大盖’高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