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470字。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语文适应性练习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叶润青 审核人:陈丹丽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全卷分5个部分,共20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校园拟开展以“不屈”为主题的语文学习活动,邀请你一同参与。
【活动一 悟不屈风骨】(22分)
1. 根据提示完成古诗文填空。
困境面前,古人用诗文书写了不屈的精神。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发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教人忘怀得失,超越悲喜,砥砺前行;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以“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的诗句勇敢面对,追逐理想,抒发壮志豪情;刘禹锡托物寓理,“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于困顿绝望中看到新的希望与机遇。人生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时时顺心,事事完美,正如苏轼所言“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但正是这些困境,恰恰能塑造我们生命的韧性,不断突围、超越自我。
【答案】 ①. 不以物喜 ②. 不以己悲 ③.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⑤.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⑥.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 人有悲欢离合 ⑧. 月有阴晴圆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注意“以”“长”“沧”“畔”“圆”等字词容易写错。
2.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八十年前,硝烟散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如破晓曙光,为人类文明进程( )下永恒的丰碑。穿越历史烟云,那段浴血奋战、救亡图存的不屈岁月,(zhèn)①______撼人心。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的号召通过电波,(jī)②______荡着亿万国人的心。无数战士(甲)告别亲人,奔赴战场,背井离乡,(乙)心怀家国,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他们以(zhēng zhēng)③______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赢得了14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他们的呐喊,穿越历史的长空,至今仍( )。他们用生命捍卫和平长空,让我们能在安宁中生活。如今,我们不能忘却历史的伤痛,要从先辈的不屈精神中( )力量,珍惜现在,开创未来。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雕刻 震耳欲聋 获取 B. 雕刻 震耳欲聋 汲取
C. 镌刻 振聋发聩 汲取 D. 镌刻 振聋发聩 获取
(3)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即使 也 B. 之所以 是因为
C. 不仅 而且 D. 一方面 另一方面
3. 古典名著《水浒传》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敢于反抗的“不屈”精神。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说下面这首诗中的“伟丈夫”“熬得住”“做得彻”,请你根据诗歌说说“伟丈夫”指谁,并结合书中具体情节分析他是如何体现“熬得住”与“做得彻”的。
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佞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
【活动二 赏不屈之景】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西溪
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峭拔凝立形如人状双髻耸然。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相传宋南渡时,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丰厚,欲都之。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名。
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桠①,大似黄山松。好事者至其地,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