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5900字。

  高二联考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古诗词诵读。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中淬炼形成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良好作风、光荣传统等优秀品质,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情怀,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共识。
  为什么是“红色”?这里的“红色”不单指颜色,而是政治文化中的特定概念。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有两大源头。一是传统文化中的红色源流。“中国红”是传统文化的图腾色和象征色。二是国际共运的红色源流。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红色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红色实现历史性汇流,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中,经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熔铸,形成了独特的红色标志。
  生成机理。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生成过程,是由多种新型“因子”综合作用的组织再造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内核和灵魂,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根本体现,是红色基因生成的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新飞跃,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
  内在特质。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根本特质。马克思主义以探索人类解放、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民性为主要特征。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也体现了朴素的人民性立场。中国共产党将两者结合形成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观。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更加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可见,人民性是红色基因的底色,是红色基因的根本特质。
  瞿秋白曾说:“赤色便是革命的意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展现了勇于斗争、敢于牺牲的革命品格。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展现了破旧布新、不断变革的革命意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是以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推动了新时代新的革命性变革。
  尽管红色基因在不同历史阶段会呈现不同的外在表现,但核心本质却始终如一。红色基因的稳定性特质集中体现在,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本质特征的意识反映,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我党最鲜明最优秀的政党特质,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红色基因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人民至上的世界观等始终不变。
  象征意义。红色基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成为区别于其他政治力量的独特标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独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这种历史传承使得红色基因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深远的政治象征意义,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身份和形象的核心标志。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党史承载了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和价值观念,推动了广泛社会认同的形成。而中国共产党通过红色基因传承,引领着党员和广大社会群体形成共同的政治认同和政治信念。红色基因通过传承和共享,强化了群体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广大社会群体认同赞同和追随的目标,是社会群体认同的“共识传承”。
  红色基因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红色基因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红色基因包含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创新的坚持,为党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指引了方向,提供了方略。再次,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纯洁性,红色基因推动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最后,在凝聚社会共识、激发人们奋斗、促进社会稳定中,红色基因发挥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段治文《红色基因的生成机理与时代意义》)
  材料二:
  奋进新征程,我们需要从红色基因中感悟党的苦难与辉煌、汲取精神滋养与前进力量,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坚毅的精神气质、厚植深切的人民情怀,使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红色基因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深深融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从不畏艰难、不惧牺牲、坚定信念的革命历史中汲取“营养”,这是补足精神之“钙”,引领中国人民自立自强、勇往直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色基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情怀。
  B. 红色基因的生成是由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内核,灵魂和理论基石。
  C. 红色基因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深远的政治象征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治力量的独特标识。
  D. 传承红色基因,就要不断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色基因”中“红色”作为一种特定概念,既指传统文化的图腾色和象征色,也指国际共运的红色。
  B.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动表达,体现了红色基因的根本特质。
  C. 材料一采用先分后总的论证结构,分析了红色基因的内涵及其特质,阐明了红色基因的时代意义。
  D. 习近平总书记说,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广而言之,对每个中国人也是如此。
  3. 下列文章,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画横线处观点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 聂荣臻《大战中的插曲》
  C. 周婷/杨兴《别了,“不列颠尼亚”》
  D. 穆青/冯健/周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4. 红色基因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在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进程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5. 请结合材料二和选择性必修上册《长征胜利万岁》一文的具体内容,说说阅读《长征胜利万岁》对传承红色基因具有怎样的意义。
  【解析】
  【导语】这两篇材料围绕“红色基因”展开论述,材料一从理论层面系统阐释了红色基因的内涵、生成机理、特质及时代意义,论证严谨;材料二则侧重实践层面,强调红色基因的传承路径。两文互为补充,既体现了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性,又突出了其在新时代的价值引领作用,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和现实针对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内核,灵魂和理论基石”错误。原文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内核和灵魂,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根本体现,是红色基因生成的理论基石”,选项主客倒置。
  故选B。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灯调
  刘庆邦
  上车后,向家明问司机,从市里到高远村有多远?司机说,直线距离大约六十公里,但高远村与山外不通公路,都是一些原始的沙石路,得跑四个多钟头。
  进了山向家明就感受到了,沙石路坑坑洼洼,布满了滑沙和坚硬的石子,车轮碾在上面,一弹一跳,像猴子在玩杂技。山路弯弯曲曲,弯子多得数不胜数,向家明觉得头都被甩晕了。山道非常狭窄,一侧是悬崖峭壁,一侧是万丈深渊,真乃步步惊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