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380字。

  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濒危戏曲剧种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更是特定地区宝贵的文化财富。振兴濒危戏曲剧种的必要性,不仅在于其“濒危”的标签,更在于其在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人文、历史和艺术传承价值。
  随着推动传统文化振兴、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呼吁,传统戏曲似乎吸引到了一些观众,但他们更多是被戏曲的“新奇”所吸引,怀着猎奇的心理进行文化观赏,其持续性无法得到保证。而真正能使观众长久驻足戏曲领域的,则是其核心艺术魅力,即内容。特别是对扎根于特定地域的濒危戏曲剧种,更应该充分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戏剧故事,通过特色化的故事内容吸引本地区观众,实现剧种传播和地域文化传承的双向共振。
  当前各戏曲剧种的消费市场大都面临用户群体青黄不接的现状,戏曲艺术只有争取到更多新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关注和喜爱,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实现持续性的文化传承。因此,濒危戏曲传播应将青年群体作为重点传播对象,借助“戏曲进校园”等活动,通过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的方式来实现濒危戏曲剧种的深度“地方化”+“年轻化”传播。
  (摘编自杨琳、刘胜华《非遗保护视域下濒危戏曲剧种当代振兴的传播理路》)
  材料二:
  “生存还是毁灭”?中国地方剧种生与死的严肃命题,再一次摆在了我们面前。带着种种疑问,笔者走访了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
  记者:我国地方戏曲剧种目前的存在状况是怎样的?
  傅谨:近十年来,戏曲剧种锐减的趋势目前还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濒危剧种的生存环境比起十年前有了质的变化。十年前我提出“要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濒危剧种”的建议,提出戏曲的生存发展应该优先注重继承与保护的观点时,在戏剧界几乎得不到共鸣,而且还受到了激烈的批评。现在不同了,文化多样性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特别是那些可以与“审遗”相结合的地区,政府抢救与保护濒危剧种的热情空前高涨。不过,危机仍然存在,如果危机被这样高涨的热情遮蔽,那我们就很难真正找到抢救和保护濒危剧种的方法。
  记者:那么您认为我们真正需要保护的是哪些剧种?
  傅谨:我认为最需要保护的是那些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内涵的剧种。20世纪以来,曾经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高腔逐渐衰落,南方的乱弹、北方的梆子有不少在晚近也进入低谷,而这些剧种往往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国舞台艺术的许多精华。保护和抢救应该以它们为主。与之对应,中国目前还有一部分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正处于消亡边缘的剧种。曲六乙先生称这些剧种为“人为剧种”,将它们区别于那些中国戏剧发展史上自然形成的剧种;不能说所有的“人为剧种”都没有艺术与文化价值,但它们毕竟主要是当代人的人工产品,与那些因历史悠久而积淀了丰厚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的剧种不能同日而语。在这个意义上,与其不加区别地去抢救与保护所有濒危剧种,还不如只将那些真正拥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剧种,即有传统、值得继承的剧种作为抢救与保护的对象。
  材料三:
  随着文旅融合实践的快速发展,从旅游角度切入创新发展对深陷于传统市场困局的戏曲艺术是一种必然,也是一剂良药。但这又随之带来了一个核心问题,即戏曲如何和旅游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除“人为剧种”外,濒危戏曲剧种大多历史悠久,其所承载的重要传承价值是需要推动其振兴的主要原因。
  B. 人们如果继续被“申遗” 高涨热情蒙蔽,便无法找到真正能抢救并保护濒危剧种的有效措施。
  C. 随着文化多样性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对待濒危剧种保护的问题上,人们前后的态度呈现出巨大反差。
  D. 贾平凹笔下的“秦腔”作为地方剧种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若面临濒危,应重点保护。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使用表示因果关系和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来串联上下文,论证思路清晰,逻辑缜密。
  B. 材料二开篇引用《哈姆莱特》中关于“生命意义” 经典台词,能够引发读者对中国地方剧种生存现状的思考。
  C. 材料三认为戏曲与文旅融合意义重大,地方戏曲扎根当地文化景观后,能够使戏曲的故事题材和舞台呈现更加丰富。
  D. 三则材料均能联系实际阐述关于传统戏曲发展的见解和主张,体现出强烈的文化自觉与担当精神。
  3. 如果给材料二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傅谨教授专访:地方剧种面临数量锐减与申遗热潮的复杂现状》
  B. 《地方濒危戏曲剧种的危机与保护——访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
  C. 《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地方剧种保护策略探索》
  D. 《地方濒危戏曲剧种专题访谈》
  4. 某地方濒危戏曲剧种保护团队计划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初步计划仅安排戏曲新奇片段展演,以此吸引学生。请结合材料一,对该方案加以评析。
  5. 某景区打造“戏曲文旅项目”后,游客反馈“仅能观看戏曲表演,体验感不足”。请根据材料三,谈谈如何提升该项目的游客体验。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借拟票宰揆开新政
  熊召政
  早晨,张居正一到内阁,传旨太监便前来向他传达皇上的两条口谕:第一,今秋的经筵推到十月举行;第二,每见先生票本,墨迹光彩异常,香气弥久,不知所用何墨,望告之。
  听了这两条圣谕,张居正大喜过望,吩咐书办赏给传旨太监五两银子。传旨太监来内阁传旨多次,从未得到奖赏。张居正今日突然慷慨大方,令他十分惊奇,说了几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