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40字。
4 乡 愁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理解作者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及更为深沉的爱国情怀,激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语言运用:提升学生朗诵能力、品味分析语言的能力。
思维能力:理解本诗深刻的主题,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
审美创造:能够从语言形式、意象等角度鉴赏诗歌,获得审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乡愁是深切的思乡之情,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弥新的主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愁在一轮明月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乡愁在一封家书里;“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愁在迷蒙的烟水中……
无形的乡愁在诗人的笔下呈现出万般形态,在现代诗人余光中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诗歌《乡愁》。
二、预习检测
1.走进作者
【余光中】(1928—2017),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创作和翻译工作,将这四项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代表作】《白玉苦瓜》《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
2.写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常处于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聚散离合。1972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3.字词梳理
见ppt。
三、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这首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情。
明确:“愁”字,情感基调是怀念惆怅的,朗读语调应低沉缓慢。
2.聆听范读,总结朗读要点,并跟读吟诵。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972年1月21日
目标导学二:再读诗歌,体会音韵
1.诗歌讲究音韵美。默读诗句,感受第一节诗中的“候”、“愁”、“头”这些文字在字音上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韵母都是“ou”。
2.为什么诗人在抒发思乡思亲的诗歌时会不约而同地用上“ou”这个韵?
明确:在发音时,感觉声音刚要延展嘴唇却逐渐收拢,欲吐还休,有种浊浊、厚厚的感觉,这就与内心的愁绪相呼应。
小结:余光中先生《乡愁》这首诗总共 88 个字,但用“ou”韵的却有 14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