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160字。
  语文试题
  教材版本:人教社命题范围:第一、二单元、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及课外古诗词诵读前四首
  1.本试卷分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答案请答在答题卷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卷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3答笔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否则,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信”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学校开展了“人无信不立”主题系列活动,你和同学小语、小文在一个组,参加下面的活动。
  任务一:讲“诚信”之事
  小语正在准备主题为“人无信不立”的演讲活动,下面是小语写的一段开场白,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国无德不兴,人无信不立。千百年来,诚信做人的思想始终存在中华儿女。曾子烹彘,不欺孩童,言出必行的教诲是诚信最初的模样;①________,取信于民,上行下效的公正是诚信力量的象征;子胥辅吴,不改初zhōng(忠  衷),殚精竭虑的谋划是诚信治国的范本。范蠡经商,童叟无欺,从最初②________到后来的富甲一方是诚信理财的榜样。
  重诺守信,人必近之;狡诈欺蒙,人必远之。我们青少年应以诚信zhāng(鄣  彰)显中国好少年的力量。今天让我们一同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我校“人无信不立”主题演讲活动,正式开始!
  1. 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mú 忠   dān 鄣	B. mó 衷   dǎn 鄣
  C. mó 忠   dǎn 彰	D. mú 衷   dān 彰
  2. 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 语段①横线处应填的典故是(   )
  A. 季札挂剑	B. 商鞅立木	C. 文侯期猎	D. 季布一诺
  4. 语段②横线处应填的成语是(   )
  A. 白手起家	B. 鹤立鸡群	C. 为富不仁	D. 和颜悦色
  【答案】1. D    2. 千百年来,诚信做人的思想始终存在于中华儿女的心中。    3. B    4.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模样(mú yàng):人的面容或装束打扮的样子。
  初衷(chū zhōng):最初的心愿;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彰显(zhāng xiǎn):显著、明显;鲜明地显示。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结合画线句“千百年来,诚信做人的思想始终存在中华儿女”分析,句子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的心中”。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结合“①________,取信于民,上行下效的公正是诚信力量的象征”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通过有关举措来达到取信于民的目的的典故,体现的是国家讲诚信的典故。
  A.“季札挂剑”的典故: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的贵族,因其贤明博学而出使列国。在出使途中,他拜访了徐国的徐君,徐君对季札的宝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因礼仪和行程安排,未能当场赠送。季札完成任务返回时,得知徐君已去世,他依然坚持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松树上,以履行自己的承诺。它体现了季札重友谊、讲信用的高尚品德,这是属于个人讲求诚信的内容,与国家讲求诚信的内容无关;
  B.“商鞅立木”的典故:商鞅,是秦孝公的重臣,他希望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强大。然而,由于改革涉及到许多重大变化,老百姓对新的法令持怀疑态度。为了取信于民,商鞅采取了一种方法:在国都市场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悬赏十金招募能把它搬到北门的人。然而,由于赏金过低,没有人敢去尝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终于有一个人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也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这一举动表明了新法令的诚信和可靠性,最终商鞅借此机会公布了新的法令。这是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令而采取的一项取信于民的重要举措;这体现国家讲求诚信的内容,与空格内容相符;
  C.“文侯期猎”的典故: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与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到了约定的日子,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但天下起了雨。尽管饮酒非常高兴,但魏文侯坚持要去赴约,最终亲自停止了宴席,前往打猎地点。这个故事反映了魏文侯的诚信和守约的精神,这体现的是个人守信的内容,与国家讲求诚信的内容无关;
  D.“季布一诺”的典故:汉代大将季布非常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在楚汉战争中曾是项羽的部将,后来归顺西汉高祖刘邦,担任河东太守。他以侠义闻名,特别重视诺言,只要答应的事情就一定会办到,从不失信于人。因此,人们常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得到一百斤黄金,也不如得到季布一声许诺。这个典故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这体现的是个人守信的内容,与国家讲求诚信的内容无关;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白手起家:在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鹤立鸡群: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C.为富不仁: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D.和颜悦色:形容态度温和亲切。
  结合“范蠡经商,童叟无欺,从最初②_________到后来的富甲一方是诚信理财的榜样”分析,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范蠡最开始是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创业经商,故应选填“白手起家”;
  故选A。
  任务二:抒“诚信”之声
  5. 活动结束时,班长拟写了一则活动感言,请你仿照画线句,结合语境,在横线处补全内容。
  诚信是一股甜甜的泉水,使懂得的人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