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420字。

  山西省2025—2026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阶段一质量检测语文
  亲爱的同学,展卷安!让我们一起开启美好的语文之旅……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 七年级同学围绕“感受??自然之美”主题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主持人:让我们邂逅于名家笔下的春天,品味纷呈的春日心绪。
  小宇:“红的像火,(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在《春》中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春花图。
  小文:“(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旧年未过,江上新春已至,时序更替,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小美:“正是江南好风景,(3)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暮春时节,故人重逢,却是无尽的悲哀与感慨。
  主持人:让我们漫步在名家笔下的秋天,领略各异的秋日况味。
  小欣:“峨眉山月半轮秋,(4)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秋夜行船,意境空灵。
  小德:“(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秋风呼啸、草木摇落,大海波涛翻涌、气势磅礴。
  小智:“(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萧索清冷的深秋晚景图。
  【答案】    ①. 粉的像霞    ②. 白的像雪    ③. 海日生残夜    ④. 江春入旧年    ⑤. 落花时节又逢君    ⑥. 影入平羌江水流    ⑦. 秋风萧瑟    ⑧. 洪波涌起    ⑨. 枯藤老树昏鸦    ⑩. 小桥流水人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霞、残、逢、羌、萧、瑟、藤、流”等字词容易写错。
  2. 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把画横线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赏析??意象之美: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出自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句写景点明暮春时令,“杨花”飘忽不定,“子规”啼声哀切,近似“不如归去”,营造了______________的氛围。
  【答案】凄凉悲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赏析能力。
  诗句出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首联。根据“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分析,“杨花”即柳絮,其特性是漂泊无定、纷飞散落,这一意象本身就带有一种身世飘零、前途未卜的萧索之感;“子规”即杜鹃鸟,其啼声在古典诗歌文化中被解读为“不如归去”,鸣声凄厉哀婉,常与悲愁、思归的情绪紧密相连。这两个意象叠加,共同作用于读者的感官:飘零的杨花诉说着离别的无奈与前路的迷茫,哀鸣的子规则以声音强化了心境的悲切与伤感。它们相辅相成,极为凝练地渲染并奠定了全诗凄凉悲惋的情感基调。
  (二)
  班级开展“探寻??家教之美”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3.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______________
  (2)元方入门不顾        顾:______________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太傅兴致勃勃地说:“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