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20字。
《醉翁亭记》说课稿
一、 说教材
《醉翁亭记》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二篇文章。本单元所选课文多是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的名篇佳作。这篇文章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虽然被贬,但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情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把对山水和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游记中,如诗如画,使我们在欣赏优美风景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人生的启迪。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根据本课的特点,我制定如下: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诵读全文。
2.理清思路,理解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诵读全文。
2.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三、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为此,我采用以下两种教法:
1.创设情景法:利用多媒体课件,音乐、图片、文字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本课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自学——点拨——归纳”法: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本课的“自学问题单”,让学生结合“自学问题单”先自学,预习课文;课堂上,小组合作讨论、解疑,教师适时点拨,最后归纳,逐步解决“自学问题单”中的问题,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中的任务。
四、说学法
郭沫若先生曾说读书要“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后,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也已经有了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本课的“自学问题单”。
“自学问题单”如下:
⑴我能扫清字词障碍,诵读全文吗?
⑵我能勾画出不懂的字词句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