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180字。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综合练习
七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5页,21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运用(22分)
1. 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世说新语•咏雪》)
(2)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思乡是游子固有的情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__________”和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都蕴含着剪不断的乡情。
(6)诗人常借物传情。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借归雁传递书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_________,__________”借明月传递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答案】 ①. 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 未若柳絮因风起 ③. 遥怜故园菊 ④. 星汉灿烂 ⑤. 若出其里 ⑥. 影入平羌江水流 ⑦. 断肠人在天涯 ⑧. 一夜征人尽望乡 ⑨. 乡书何处达 ⑩. 归雁洛阳边 ⑪.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⑫. 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撒、柳絮、遥、羌、寄”等字词容易写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广州的秋,有如微风般的温柔,没有冬天那样duō duō bīrén。秋天的三角梅,换上了烟霞般的红。这一片片叶子红得热烈,红得,像把终年zhùxù的红色全拿出àinong风姿。秋风吹起,这一把把红色的小扇子随风起舞,于是那红色流动起来,真是。风停了,夕阳染红了天空。沐浴在烈日里,显得绚丽而又灵动。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duōduōbīrén() (2)zhùxù() (3)màinong()
3.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灿烂 花团锦簇 琳琅满目 B. 浪漫 花枝招展 琳琅满目
C. 浪漫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D. 灿烂 花枝招展 美不胜收
4.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秋风沐浴在烈日里,显得灵动而又绚丽。
B. 秋风沐浴在霞光里,显得绚丽而又灵动。
C. 三角梅沐浴在霞光里,显得绚丽而又灵动。
D. 三角梅沐浴在烈日里,显得灵动而又绚丽。
5.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亲爱的同学,这学期,你在语文的天地里畅游,汲取着文学的养分,丰富着自我的精神家园。今天,是学校文学部落举行的一次“诵读名家进校园”活动,我们邀请你走进文学部落,一起来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
(1)文学部落的同学们对《秋天的怀念》中一句话的朗读设计产生了分歧,你认为设计恰当的一项是( )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A. 重读“扑”“抓”,“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和“忍住哭声说”两句之间要连读,重读“忍住”“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朗读时要气缓声长。
B. 重读“扑”“抓”,“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