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600字。

  广东省湛江市2026届高三10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文化犹如空气,充满生活的天地,滋养着人们的生命,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古老的《周易》中有一句话:“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还有一句话:“百姓日用而不知。”文化就充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然而时常是:它知道你,你却不认识它。这就说到本书的意图:帮助人们认识身边无处不在的文化。
  ②本书从“天文”说到“人文”,从天地人神鬼说到嬴鳞毛羽昆,从古说到今。内容非常庞杂,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如祥瑞、守护、神圣、人文。很多“符号”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但人们又往往对其一知半解。
  ③大家都知道道教一般把太上老君奉为始祖,而太上老君又被认为是老子,老子不是一个历史人物吗,他是如何成为太上老君的呢?关羽本是一位历史人物,但我们常见道观或寺庙中供奉着关羽像,关羽是如何由人变成神的呢,为何儒释道都推崇关羽呢?行云布雨的“龙王”是随着佛教出现的一种信仰,你知道“中国龙”与“龙王”的区别吗?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在正规的道教典籍中没有任何关系,那么他们是什么时候被人们视为一对夫妻的呢?在古代,北斗是如何“导航”的,古人是如何根据天象进行四方定位的,古人如何夜观天象?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的眼睛为何那么大,大型青铜神树上的鸟是太阳的背负者?三星堆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④本书涉及儒释道以及第四空间民俗信仰,无所不包,然博而不杂,在编排与分类上力求系统:儒释道的人物造型符号包含着各自的文化发展史;动植物的吉祥元素符号既有士大夫文化,又有民间文化;传统岁时节日与传统神秘图式也都有着自己的内在逻辑,等等。
  ⑤除了内容体系化,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图像丰富。读图时代,图像的应用更能让我们直观地了解古代中国。全书近三百幅图像,可以说,每一幅图像也是一个符号,其背后则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有些图像不符合画中历史人物的朝代,却符合图像产生时代的特征。比如孔子像,校园里常见的“叉手礼”的孔子像实际是到了唐代才出现的,汉画像中都还没有这种礼仪,更别说孔子的时代了。还有常见的露着大板牙的孔子像,这背后实际是“圣人异象”思想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些图像纠正了一些“误读”。比如龙生九子中的“霸下”,也就是常见的驮着石碑的乌龟,明朝流行说法说它是龙的儿子,于是它的造型就越来越像龙,成了龙头龟身,而从留存的古画来看,宋以前它就是乌龟的造型。
  ⑥书中所涉及的符号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但人们往往对其背后的文化支撑不甚了解。为了解开这些符号的“密码”,作者对每个符号的生成过程、发展流变、现今影响、寓意与应用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探究。日常见到,书中读到,一旦解开某个符号的“密码”,当你再遇到,相信定会为其文化底蕴所折服,同时极大地拓展自己的审美空间。
  ⑦符号是一种共同的文化记忆。符号里的中国,就是可以通过符号来了解中国文化。中华民族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而形成一种想象的共同体的,只要你接受了中华文化,就融入了中华民族。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感召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文明一直没有断绝,无论谁来了,都会为其折服,成为“我们”的一份子。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沉淀,凝聚成具有象征意义的诸多符号。了解了这些符号,也就了解了古人的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以及传统文化对今日之影响。
  ⑧总之,传统文化离我们并不远。读罢本书,你就可以略知古今,并随时随地了解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了。相信这可以让你的“日常”充满趣味。禅宗说“行住坐卧,无非是禅”“运水搬柴,无非是道”。这本书讲的是传统文化,但落脚点是解说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符号和现象。不脱离生活,方有趣味;不人云亦云,方有深度。这正是本书的追求,是否达到此等地步,有待于大家批评指正。
  (摘编自李山《〈符号里的中国〉推荐序————从“天文”到“人文”》)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但时常是,人们并不认识它。
  B.民俗信仰既不属于儒家,也不属于佛家、道家,动植物吉祥元素符号就属于民俗信仰范畴。
  C.龙生九子中的“霸下”在宋之前完全是乌龟的造型,但明朝伊始,它就变成了龙头龟身的造型。
  D.文化符号是经过长期沉淀凝聚而成的,了解文化符号,有助于认识古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影响。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符号里的中国》这本书,有助于解决人们置身传统文化之中却时常不认识它或对它一知半解的现实困境。
  B.校园中的孔子像执“叉手礼”,这虽不符孔子时代的礼仪,但符合唐代孔子像的实际情况,仍源于文化积淀。
  C.中华文明一直没有断绝,而且能使其他文化折服并融入其中,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感召力。
  D.作者认为,读者如果想通晓古今,想充盈情趣,就去读《符号里的中国》;作者还期待该书能收到预期效果。
  4.文章整个第③段都是在提出问题,这有怎样的作用?(4分)
  5.通过这篇推荐序,我们能了解《符号里的中国》这本书的哪些特点?(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黄河英雄儿女传(节选)
  郭军平
  失火的地方正是蒲州城治安维持会,只见火势凶猛,浓烟滚滚。
  正在各条街道检查巡逻的曾万头和黑狗子们一看:“不好,家里着火了。”
  “还不赶快救火,看看什么情况?”
  “曾队,一定是这几个劫犯干的!”曾万头身边的一名小队长说道。
  “妈的,全是饭桶、废物,劫犯还没抓到,现在竟然后院起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