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840字。
  九年级期中测试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小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走进诗歌,就是走进了一段美好的时光。青砖斑驳,碧草萋萋,鲜妍的花,随风摇曳。一位娉(   )婷女子,踩着高高低低的石子路,脚步在低吟一首平平仄仄的诗歌,不断寻找着前行的韵律……
  诗歌是中国人精神的栖息地,我们①__________(漫游  环游)在诗行里,为之欢欣,为之忧qī(   ),为之深思□倘若你踏上诗歌的沃土,就能采撷清香的谷穗。去读诗吧,从诗中汲取力量,②___________(丰厚  丰润)我们的底蕴□去悟诗吧,在诗中濡养精神,滋养我们丰盈的生命。
  诗歌已经渗透到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心灵依托。今天,通过诗歌的文化盛宴,让我们发挥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娉(     )婷        (2)忧qī(     )
  2. 请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3. 在语段中“□”处填写标点符号,正确 一项是(   )
  A. …… ;	B. ……  。	C. 。;	D. 。 。
  4. 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娉婷(pīng tíng):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
  ②忧戚(yōu qī):忧愁悲伤。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5.  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文名句。
  九年级的我们,即将踏上更高的阶梯,也许会遇到更多“(1)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的艰难与险阻,希望同学们拥有“(2)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达观与坦荡;拥有“(3) , ”(李商隐《无题》)的坚贞与执着;带着“(4) , ”(苏轼《水调歌头》)的美好期许,一起逐梦而行。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都是追梦人,奋斗正青春。
  二、阅读(45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